第1918页

他们有的人是早有准备而来的,有的人则是随遇而安式的。

当然,也有的人确定了目标,又转换了目标,也有的人则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

米切尔森此前是有一个目标的,诺贝尔奖随从们,但是,他现在的目标,已经彻底的变换了。

“杨锐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是唯一的目标。”米切尔森一手抓着照相机,另一只手在空中挥舞着,气势雄浑的道:“照片!照片就是我们的战绩,我不反对大家拍摄其他明星的照片,但是,各位,杨锐的照片,是最终评断的标准。”

“大家都要明白一个概念,明星的照片是很容易得到的,但是,年轻的帅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许就这么一个了。”

“与其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一样,杨锐来自红色中国。所以,日后的记者再想拍摄相同或者相似的照片,首先,他们得去中国,其次,杨锐是否还会盛装打扮出来,给他们拍摄呢?我很怀疑!”

米切尔森加重语气,道:“杨锐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必然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了,说不定,他还会受到中国政府的重重保护,而且,杨锐本人也不愿意进入娱乐界的,这样的话,我们很有可能排到绝版照片。先生们,女士们,绝版照片!”

站在他对面的八名摄影记者们,手持照相机,像是握着刚枪的战士似的,重重点头。

不用说别的,仅仅是此次出动的规模,就已经是报社历年以来,最庞大的了。

大家浩浩荡荡的坐上三辆全尺寸suv,匀速前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米切尔斯坐在第二辆车的副驾驶座上闭目养神。来到瑞典以后,他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拍摄过的胶卷,当天就要洗出来不说,还要尽快发回报社去。这是不能耽搁的工作,否则,落在其他报纸后面,就等于一天的拍摄白费了。

暗房是米切尔斯的私人领地,他向来不愿意将胶卷假手于人,所以,摄影师的数量增多以后,他的工作时间不减反增。

如今,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已经是他争分夺秒抢出来的了。

前车亮着刹车灯,停了下来。

米切尔斯一下子就从假寐中清醒了过来,问:“到了吗?”

“还没有,前面堵住了。”司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