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页

总数100名到300名的病患,按照半数来计算,也有50到150名人会服用不同剂量的药品。

大部分的副作用,都会在这一期测试中发现。

但是,为了尽可能的通过测试,医药公司通常都会尽可能的选择较健康的受试者。

让75岁疾病缠身的老大爷参加测试,出点什么问题,究竟算谁的呢?

所以,在临床二期,服用了真的西地那非的病患,有站不直站不起问题的,毕竟是少数,还要在药效期正好遇到适合一硬的对象,也不是很容易。

除此之外,变硬这种事,毕竟是有些令人羞涩的,患者遇到了,也不一定会照实说。

应当讲,伟哥的诞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的。

而在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的二期实验中,杨锐是有意增加了几率的。

他要求挑选的年龄层更平均,也就是提升了平均年龄,他还要求患者的病情分布更平均,也就是增加了(相对)重病号……

对此,几位具体执行的临床医生都对杨锐无比的佩服。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冶学严谨的表率了。

放着上亿美元的化合物,依旧不忘采用最科学的方式来做临床测试。

蒋鑫表面上在质疑临床医生,实际上是在质疑杨锐,而在几位临床医生看来,质疑自己没问题,质疑令人钦佩的杨教授,那就太过分了。

所以,蒋鑫指桑骂槐的话才出口,就有医生耐不住反驳起来。

杨教授的努力……

杨教授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