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6页

比如说管理一项,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就是一个难事,大家以前学的都是苏联,什么厂长负责制之类的,还是苏联的血泪教训带来的。

如今苏联基本凉了,西方管理手段,也不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人家的工人是能辞退的,国内的工会虽然没用,编制却是有用。

工厂内胖根错节的关系是一回事,工厂外的市场也是乱七八糟。老外推崇的销售员在国内早就变了味,售后也显的很没意思,相反,外国人并不太关注的交通问题,却成了国内的大问题,以至于在一些行业里,得车皮者得天下,大家都奔着去讨好铁老大去了。

事实上,就算是忧虑也只属于强厂,弱鸡一点的工厂,连管理技术是什么都闹不明白。

一家镇属工厂的车间主任,如果他们有这个位置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省,一辈子看的书不超过10本,这种时候,你跟他讲南方人不吃饺子,北方人在家不冻脚,内蒙古的羊肉不带皮吃,海里的大鱼一根骨,他肯定得是带着怀疑的表情。

对于这样的工厂,文学青年的想法大约都是教育和学习。

但对胡池等熟悉世情的官员来说,关闭它们的成本都嫌高。

若是以资本主义的思想来考虑,这样的工厂,最好是放着别管,说不定百年以后,还会有一段佳话出来。

然而,年少成名的胡池,出仕即高位,却是有一股子儿心气。

“这些工厂,要是放着不管,他们首先想的,也不会是更新设备,提高质量,而是想方设法钻空子。”胡池站在二楼,对卫生等部门派来的官员侃侃而谈:“有心要提高的企业主,有办法提高的国企,过去两年总会有所动作的,不说能不能达标吧,肯定不会是兼并都没人要的小破厂。”

“那小厂子就只能关闭了?”大部分的医药工厂,都是在卫生系统内,他们的安置问题,也就是卫生系统的麻烦了。

胡池不留余地的道:“必须关闭。如果不关闭,他们就要继续生产,继续生产出来东西了,就必须卖出去,这就是毒害人民。”

“咱们搞个规范,让他们不能卖不合格的产品不行吗?”

“你能抓干净市场上卖假鞋的吗?”胡池反问。

卫生系统的官员愣了愣,道:“这药得卖到药店和医院里,还是不一样的。”

“你能管得了大城市的药店医院,小城市的药店呢?赤脚医生手里的药呢?结果就是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活该吃烂药吗?”胡池不忿道:“我们现在明知道他们生产出来的药品不合规范,还不关闭他们,这不是纵容是什么?还要等他们生产出东西来了再检测?那不是浪费公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