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3页

想要得到完整的结果,至少要一周时间,因为很多数据都是要进行化学实验得出,暂时只能找到初步结论。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张振拿着初步化验报告单走入办公室,兴奋地说道:“已经确认戒指主人的身份,的确是田丽娜,至于那个石头上的血迹,也是死者留下的。”

江清寒心情振奋地分析道:“凶手既然能找到那个杂树林作为暂时的藏身之所,那证明了他对汉州大学汾河校区的情况很熟悉和了解,一种可能是他足够的精明,在下手之前,做好了充足的计划,还有一种可能他是汾河校区的教职工,或者曾在汾河校区生活过一段时间。”

张振顺着江清寒的逻辑往下继续推理,“凶手之前在全省各市杀过人,现在来到了汉州,是否有这么一种可能,他是刚进入大学的教职工。如果是教职工的话,那就符合苏大夫之前所分析,凶手的生活规律是朝九晚五,是一名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江清寒接着说道:“如果凶手是大学老师的话,那就合情合理了。大学老师的流动性算是公职人员当中比较高的,学校之间会有师资交流,或者学术访问。”

苏韬提醒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他不是老师,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张振眼睛一亮,道:“现在情况已经明朗了很多,让汉州大学提供近一年来,新入职的教职工,以及进行交流学术访问的工作人员名单,再按照犯罪画像,可以缩小范围。”

苏韬保持沉默,倒不是意见相左,而是觉得江清寒和张振的发散思维太可怕了。

专业人士终究是专业人士,自己虽然在几个案件上,出了点力,但真正破案的人员,还是这些经验丰富,脑洞大开的刑警。

作为一名刑警,一定要学会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的推理,只有推理得越细致,才能抓住继续往下调查的线索。

江清寒见苏韬不说话,奇怪道:“是觉得我们的方向不对吗?”

“没有,只是觉得你们太厉害了,我以后肯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都逃脱不了你们的魔爪。”苏韬开了个玩笑,缓和气氛道。

江清寒微微一笑,道:“得谢谢你的帮助,你的思路,让我们找到了突破口,我们之前一直茫无头绪,但因为有你提醒,我们去了一趟汾河校区,没想到竟然找到这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苏韬笑道:“这就是角度的问题了。你们作为刑警会将目光锁定证物,研究罪犯的犯罪心理。然而犯罪心理充满了个性和差异。而我是个大夫,会更多地考虑人群心里的共性,从共性寻找突破口。”

江清寒翻了个手腕,时间已经不早,五点四十分,琢磨是否让苏韬离开,至于自己肯定要加班。

其实她还在休病假,本不用来上班,主要是上面追得急,压力太大,省厅都安排小组督促,她作为主管刑警队的副局长,必须要以身作则,和同事并肩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