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游商们有好处就会跟苍蝇一样闻味来了。眼下游商都注意到国券,分明是有利可图,这也导致这些权贵圈的人也逐渐对国券上了心。

甚至已经有人暗地偷偷买了一份一百两的,就想看看一个月后会不会涨钱?变成一百零一两。

第191章 发行国券

游商在所有人的围观下走进了顺天府, 由于国券没有限制哪个群体购买,上层的人又处于一个看笑话的状态,底层人则是陷入了淘金热,所以游商才能顺利进入顺天府。

中层群体处于动摇的地步。尤其是游商们有意购买国券时, 很多京城的商人忍不住对国券起了些心思。因为在他们看来游商即便再臭名昭著, 但他们毕竟有钱, 比不知多少吃宵夜的普通人要有钱。

游商们又是精打细算的人, 他们怎么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随即这个消息就传到了管理钱财,财政收入的吏部尚书,沈立林, 他开始不淡定了。

他不像那些只会之乎者也, 或者真正儒风派的官宦之家一样, 总是开口闭口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他不同, 他是个凡人, 而且还是掌管银钱的吏部尚书。

吏部从大燕开始就会被历代的其他五部称为铜臭味最盛的地方,既管着官吏调派,又和管着财政半边天,六部之间互通时,其实也有口碑上一定分级。

其中名声最为响亮的就是兵部, 然后是刑部,吏部,礼部,户部, 还有工部。吏部处于中流,大家各司其职协政,权力看起来是相当的。

但在某方面上,行政管辖份重仍有细微的不同。

就比如兵部和刑部经常是朝廷的御用部门, 派出去做事的基本就是这两个地方官员,吏部则是跟在他们身后算算账,补补账,或者收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