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好家伙,想不到镇海军中也有这等猛士!”朱瑾坐在马上,看着远处的战局,口中喃喃自语道。虽然战局对自己颇为不利,可朱瑾的话语中却没有丝毫沮丧和烦躁,恰恰相反,他的目光中却满是狂热和喜悦,甚至双掌还在微微颤抖,仿佛遇到了什么珍宝一般。

“上马,随某家去取来那厮的首级!”朱瑾笑道,拔起插在土中的长槊,策马而下,十余骑紧随而进,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魁梧的躯干仿佛又膨胀了三分,用槊杆轻拍着坐骑的屁股,仿佛是参加暮春的郊游一般,向战场行去。

“呔!”随着一声大喝,王自生一锏将眼前的敌人连头盔带脑袋打得粉碎,才发现已经突破了敌阵,眼前的淮南兵都在背对着自己逃跑,这才松了口气,打量了一下自己,只见浑身上下满是红的白的,也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正想找个地方清理一下,却只觉得侧面一阵恶风扑来,他下意识的向地上一扑,只觉得耳边一凉,起身一看,头盔和面具已经落在地上,变成了两截。

“好身手,却不只是哪家的少年郎,快快报上名来!”王自生正又惊又怒间,却听到左边有人笑道,他觅声看去,只见七八丈外站着一骑,背光看过去也看不出面容,只看得出那人体形魁梧,手中提了一根长槊,方才偷袭自己的应该就是此人,一想到方才差点丧命于此人之手,王自生不由得又惊又怒,戟指指向那人喝骂道:“淮南狗贼,待斩了你的首级再跟你说你家爷爷的名字不迟。”说罢就要提着铁锏去杀对方。

朱瑾笑道:“也罢,某家乃宋州朱瑾,让你也做个明白鬼。”说罢便轻轻踢了一下马肚,策马冲了过来。

王自生闻言不由得大吃一惊,朱瑾乃是天下闻名的勇士,有项籍再世之称,他义父王佛儿虽然勇力过人,在镇海军中隐为第一,但提起此人还是自承不如,王自生可万万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会有与其在战场上作对厮杀的机会,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紧张。他看了看左右,赶紧将手中的铁锏丢下,捡起一旁的地上的一根长矛,原因无他,他那对铁锏在乱军中步战固然是无双利器,但面对在马上的敌人可就只有挨打的份了,远远不如长槊好用。

朱瑾马来的倒不快,王自生站稳脚步,深吸了一口气,眼看双方距离近了,大喝一声,猛的一下向对方坐骑颈部刺去,他打的如意算盘,这朱瑾固然豪勇无敌,但毕竟他是马上勇将,自己若能伤了他的坐骑,逼迫其下得马来,只怕对方本事十成倒去了七成,自己毕竟较之年轻二十多岁,脚步便捷是肯定的,交起手来,至少多了三成胜算。

王自生眼看矛尖就要刺到马颈了,不由得心中大喜,却只觉得双臂一沉,矛尖却偏了方向,定睛一看,却是朱瑾长槊下压,两枪杆相交,便将王自生的长矛压倒了。王自生大惊,正要发力相抗,却只觉得手上虎口一阵剧痛,却是被朱瑾发力一绞,将他的长矛给绞飞了。王自生想不到自己居然在朱瑾手上连一招都没走完,便兵器脱手,赶紧下意识的用力后跳,双脚刚落地,才感觉的身上一轻,伸手一摸,才发现胸前右肋已经多了一条尺许长的口子,里面一阵阵剧痛。原来朱瑾绞飞了王自生长矛后,顺势横扫,王自生若是方才慢了半点,只怕已经给开膛破肚了。

“好快的反应,好俊的身手!小将军可否赐告性命,也好让朱某知晓和何人交手的。”朱瑾却没有趁势追击,反而大声赞道。王自生耳边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不敢回头去看,只看用眼角余光窥看,才发现是一小队镇海军士卒,想必是方才散开去搜罗地上的淮南军尸首去了,此时看到这边不对,才赶了过来,王自生这才松了口气,高声道:“末将乃是吴越王府牙将王自生。”

“王自生!”朱瑾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将其记牢,抬头笑道:“这次便到这里吧,某家便先去了。”说罢便策马离去,周边十几骑靠拢了过来,一同离去。

“罢了!”王自生伸手拦住还想追击的手下,低声道:“你们不是他的对手,追上去也是送死!”他伸手探入铠甲中,发现伤口只有两三分深,未曾伤了内脏,这才松了口气,旋即想起自己方才出阵前若是少披了一层甲,只怕已经是开膛破肚的下场,不禁暗自后怕,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此人的勇武实在是可敬可怖。

但是整个中央战场的战局却不会因为朱瑾一个人勇武而有所改变,王自生领兵突破了中央战线,然后向左席卷,将淮南军的左翼和相当一部分中军向左驱赶过去,和罗仁琼所领的左翼军形成了夹击之势,更糟糕的是,淮南军的右翼紧靠着江南运河,根本无路可退,这样下去,唯一的后果就是被赶入河中淹死的下场,眼看胜利的天平就要向镇海军一边倾斜了。

正当此时,镇海中军的右侧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很快这条黑线就变成了大队的骑兵。史俨终于击破了王许所领的镇海军右翼,绕过丘陵,迂回到了镇海军中军的右后方,和王自生突破中军的时间只相差不到四分之一个时辰。

经过近四个时辰的激战,两军的战局不但没有变的清晰,反而更加混乱了起来。镇海淮南两军就好像两个扭打在一起的人,都扼住了对方的咽喉,可同时也被对方扼住了咽喉,胜利就好像一只钟摆,这一刻对镇海军有利,可转眼之间就摆到下一面去了,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主公,您快去大营去吧,那边有壁垒壕沟,辅兵虽然不堪野战,但射箭投石还是可以的!”高奉天急道,远处的骑兵身上的甲胄闪闪发光,显然就是先前信使口中的甲装具骑,他可不认为就凭这不到三千疲卒,能够抵挡得住铁骑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