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庄守心并不是一个多么令人惊艳的人。就算田仲才有多么好的惜才之心,也达不到如此尽心培养的程度。

但是,庄守心却像极了扬子宁。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那首咏鹅,在田仲才第一次讯问庄守心时就察觉到了。但是他偏偏不说,他想知道,庄守心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庄守心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将昌安书院当做是自己最后的一根稻草,紧紧抓住,没有对曾经的诗做出任何的否认。

某种程度上来说,庄守心并不是庄守心。他只是田仲才制作出来的一个复制品,扬子宁的复制品。他的为官理念、学识之道,全部承袭于扬子宁。

但是却唯独一点。心性。

心性上,和扬子宁不同。他更为坚定。庄守心追求的是天下大义,能为天下大义牺牲全部自我。扬子宁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抛弃官场抛弃天下,而庄守心,却成为了那个能为天下抛弃自己的人。

当然,庄守心只是一个农户,要将他训练成这样未免太难。田仲才只是打了个基础,便将这块璞玉匆匆出手交由秦国公。

可秦国公只是一个幌子。自扬子宁以后,无论是六卿还是皇上,都极为忌讳这样的大能者。秦国公是一个闲散国公,将庄守心交给他最适合不过。

他求得扬子宁的帮助,本是想借用扬子宁在朝堂上遗留的实力,一举将庄守心推向至高之位。但是,一切出乎了田仲才的意料。

稍众即逝间,秦国公将庄守心转手,将他归于宝熏。宝熏自然很重视庄守心。毕竟,他得到了扬子宁的认可。他们一心想要培养出第二个扬子宁,却是宝熏一卿的扬子宁。

去往霞山寺之前,庄守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他并不认同学监的行为,并从一开始就窥见了失败。

没有人会想要第二个扬子宁出现。因为无论是对于皇权还是六卿,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他庄守心,不仅承担不了这个重任,同时,也生不逢时。

扬子宁已出,便不会再轻易有第二个。

庄守心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水中浮萍,随漂流而动,最终,也不过短短几日。成为泉边坚石的妄言仿佛还在耳边,却已然物是人非。

终究,只是他的妄想。

县官热情的接待了庄守心,二人侃侃而谈,相互之间倒也和谐。庄守心自知,一旦自己回了京城,就将变成真正的身不由己。那在此之前,他还有最后的一点牵挂。

如果注定将失去全部,那至少,也让他抓住那人。

“老夫倒也没想到。不过匆匆两年,先生已是翰林之首,想来殿试册封,已如囊中取物。”

“承蒙大人关照。”

“如若先生不急,可在这府里多住几日,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庄守心一侧,是已煮沸了的清茶。庄守心提起袖子,倒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听闻今年乡试排名已出,不知如何?”

如今,庄守心已经拥有五品大臣的头衔。虽然只是虚名,但地位等同,自然不会向六品县官再自称学生,相处间,理所当然将自己放在县官之上。更何况,他归属上卿宝熏,地位自然不同。

“说来倒也是巧。今年这乡试榜首,竟是出自庄家村。”县官当年亲自出马为庄守心办的除名,如今,自然不会傻到去说,和你一样出自庄家村这类的晦气话。

“庄家村?”庄守心品茶的手一顿,轻轻皱起眉头。“庄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