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属下便有人担心,“大王派这位公子非与我等同来,莫非就是打算扶他为韩王?”

王翦冷笑:“那得先看韩非想不想当这个韩王了。”

接着,便收到了韩非的字条。

“大秦无诸侯,立郡设县,留人不留地。”

王翦大笑起来,他虽然跟韩非相处的时日不多,但对于韩非的性格和脾气,也算是了解一二,能写出这样的字条,可见他对那些前来要捧他为韩王和各种拉关系求情送礼的人,已经烦到了极点。

算着张良的家人已入秦国境内,王翦便命人朝着韩国国都推进。

韩国的公卿世家终于开始发现不对,这次秦军推进的虽然缓慢,可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搜刮掠夺一番就走,根本没留人守城,而是稳扎稳打,接收投降的城池后,便开始按照秦国的方式重新登记人口和土地,按照秦国的编户方式开始编排保甲,招募民兵,统计田地,计算税收……大有要长住不走的架势。

韩国贵族们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轮番向韩非求情,他们可以投靠秦国,甚至向秦国交税纳粮,只求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原有的封地和封地上的奴隶和农户。

王翦主动替韩非接待了这些人,省得他结结巴巴没法骂人。

“还想留着封地?连本大将军身为秦国人,自己都没封地,还给你们留封地?韩非向大王请命,能保住你们的性命和家财就已经不错了,至于封地……我大秦将士长刀所至,皆为秦土,你们若不愿献土归降,那便等着来日与我军一战吧!”

规则十分清晰明确,愿降者,可留人留钱留用,但封地一律收回。

大秦不会再有国中国,没有分封的诸侯,自然也不会有分封的贵族,割据一方当城主架空君王之事,在大秦是绝不容许的。

原本以为,顶多是换个君王,大家日子还可以照旧过,毕竟要治理一方,就算周天子也要依靠各地世族公卿,否则谁去管理那些连字都不识的无知百姓,谁去替君王收税征兵,供养王室公族?

他们“委婉”地向王翦解释,不料王翦却嗤之以鼻。

“这就不必劳烦各位替我家大王费心了,大王早已请荀太师培养了三千学生,足以为天下计。”

众人这才恍恍惚惚地想起来,从两年前秦太子去修渠时,就建了做万卷藏书楼,吸引天下读书人不远千万里奔赴秦国。

后来秦太子继位成了秦王,万卷藏书楼在咸阳也建了起来,而且有荀卿坐镇,开堂授课,吸引了更多学子前往咸阳。

那时他们还觉得秦王是为了给自家老师刷名望,顺便为暴秦洗白名声,才大肆养士,可现在才知道,原来从那时开始,秦王就早已经打算用这些人来取代各国诸侯和世家,彻底废除分封制和各地世族的独立管辖权,所有的土地和财税政务大权收归中央,再无他们割据一方自成一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