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嬴政点头:“所以归根结底,一个是寿命问题,一个是生产力和科技问题,朕当初追求长生,就是不想万世基业未成便撒手人寰,然而操之过急,累苦了百姓,也坏了大秦的根基,的确是朕之过。”

【啊啊啊,我听到了什么?政哥居然在认错?!】

【政哥也没说错,他当初对大秦的构想,简直就是封建王朝的模板,打破了分封制,断了诸侯割据的根,郡县制多好啊……可惜他英年早逝,要是再多活个五百年……咳咳,五十年,或许就没刘邦什么事了!】

【是啊,刘邦口口声声说是推翻暴秦,结果除了分封诸侯,其他的制度不还是抄袭人家秦制的!】

【分封诸侯也就是一开始为了安人心,后来不都找着借口把外姓王都给干掉了?】

【嗯,吕后再把刘家的诸侯王干掉一波,基本上汉初的诸侯王就被解决的差不多了,这两口子,真般配!】

【可后来兜一大圈虽然回到了政哥的郡县制中央集权,那些朝代也没见长命多少啊……】

【没办法,人心贪婪,开国君臣再怎么英明,也经不起不肖子孙的败家法啊!】

话题兜了一圈,又绕了回来,依然没有人能替嬴政解答他的问题。

嬴政叹了口气,“罢了,既然目前无法改变这个循环,就像后世人所说,经济基础还不够。无论对现在关外的鞑子,还是南方的倭寇海盗,唯有先发展起我们的民生经济,武装起我们的将士,才能将他们打得不敢来犯。”

“既然唐寅和徐经解决了江南的盐税和海商问题,那就让他们负责从市舶司招商,组织商队出海,这一次,我要大明的水师,先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唐伯虎和徐经已经从那些海商的手中,搜寻到了本该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才开始在大明推广的红薯马铃薯和玉米辣椒,都按照嬴政的吩咐,将这些作物分送到各地开始育种,准备在培育出足够的良种后再进行大力推广。

而当初的状元郎伦文叙,则负责引进南越的稻种,在岭南和江南一带,已经开始推广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水稻,哪怕产量没有后世的高产,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口来说,已经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

嬴政也没有再为难北方边镇的百姓再去种植粮食,那里的土地过于贫瘠,种粮食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然而收获并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