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依稀记得,结婚那天声势很大,村子里少见地放弃了鞭炮、散起了红纸,小块的麦芽糖被放在盘子里,被小孩子抢得烂七八糟。然后她隔着红帐子,看到了窗外的人群,看到了远远站在河岸边的吴杨。

吴杨和她是初恋情人,可吴杨家家底太差了,全靠自己当学徒磨出来的好手工挣点零钱。少年的恋爱一般都不会想这么多,但周兰不是一般人倔强、固执、硬撑到底、好面子、讲义气,这种性格若放在她村里的男孩子身上,必定是种庄稼的好手,家里有几亩田就能自给自足,可这性格偏偏放在她身上,使得她在任何时候都早熟。

可就是太早熟,看得太清楚了,才看得比别人远些,更为实际些。

因为她家太穷,吃了太多的苦,懂事以后就再也不想吃这些苦。吴杨家家底太差,那她就选个家底好的,在她眼里,被物质填塞的爱情,总好过贫贱夫妻百事哀。

吴杨当时的眼神,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十八岁的周兰拨下帐子,暗下狠心道:“这是欠他的,等以后发达了,我就还他。”

结婚的男人是村子里“最有钱的”,婚后待她尚算不错,可两人性格太不契合,只能凑合着过,并没有多少爱情。两年后,男人便带着她和一岁的李新来户城打拼,那时候的户城经济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男人只有初中学历,不懂地块升值空间,在东平区买了间小平房,说回村能近点。

然而就是这片近郊的地,在其他地区房价都飞速增长时,一分没涨,还花掉了他们当时身上全部的钱。全村最有钱的男人全部的家财也就这么点,在寸土寸金的户城完全不够花,周兰本身是来过好日子的,没想到还是吃起了苦。

可她太倔,在男人想放弃回村的时候,说没挣到钱没面子回去。

又在男人因病去世的时候,带着两岁的李新,被说“克夫”而丢尽面子。夫家不要她,娘家也不要她,她已经无处可去,只能待在户城。

她爱面子到了一定程度,对外从不说自己过得多拮据,也不说自己一个拉扯孩子有多累,让所有人都以为她过得很好。实际上,一个寡妇,带着拖油瓶,又是初中学历,在户城想生存下去非常艰难,可她偏偏不信邪,经历了各种工作,尝试寻找着生活的出路。

“阿兰,你的性格比男人坚韧,就是太好面子了,会让自己活得很累。”十八岁的吴杨这么跟她说过,还被她气不过地追着打。

果然,她尝尽了性格的苦。年轻女人瘦弱的肩膀扛起饮用水给各个厂子送货,跑上跑下琢磨销售的法子,却因为没学历被人瞧不起,午休的时候睡不了觉,还得抱着被吓哭的李新哄,难得偷闲小眯一会儿,就误了时间被开掉。后来她又去端盘子、送货、打杂,不断周转维持生计,在纺织厂招工时,即使手掌被绷紧的线误划得鲜血淋漓,也一声不吭地撑到了最后,被厂子聘用。

第200章

飞速成长的背后永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那么多年下来,她受过无数的白眼,吃过无数苦,也被人瞧不起,所以她忙里偷闲,借着纺织厂夜里微薄的光,一边哄着哭闹的李新,一边学着认复杂的词和算数,咬牙学出了会计证。

会计证在当时很吃香,几千人里才录十来个,哪个厂子都需要她。至此,她原以为可以稍微扬眉吐气一会儿,谁想碰上了厂子招工筛性别,她作为一个女工,又带着孩子,理所当然被筛到了最后。

周兰不信邪,也不信命,日日夜夜蹲守在厂子门口,一碰到像领导的人出来就追上去塞材料和自己写的承诺信,保证带孩子不会耽误工作。那是一段最黑暗时光,为了应聘她辞了工作,没有收入,饿了就啃冷馒头,渴了就找别人讨点水喝,被大货车带起的沙尘吹得蓬头垢面,一身补丁,被小店当乞丐赶出去好几次。

“你们都看不起我!”她恨恨地咬了口馒头,眼底泛起血丝,“我绝对会让这个厂子聘我!”

“领导,领导!你帮我看看!”

“领导,求你了,看看我的材料,我还写了承诺书!”

“领导”

“我前面两个月不要工资!包吃包住就行,求求你!”周兰拍着胸口,嘶声道:“我虽然还有个孩子,我不会耽误工作的,如果耽误了就加双倍的班!”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她。

泼辣不是坏事,脾气好的人吃亏,绝对不能当软柿子。你要比任何人都狠,别人骂你,你就要骂回去,骂得更毒,这样别人才不敢欺负你这是她被生活打磨成的样子,同时也是她在岁月里学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