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7 字 5个月前

一旁的周里就浅浅笑道:“这手工缝制的布鞋穿起来合脚又软和,秀姨要是有空的话帮我也做一双吧。首都外贸商场里有人专门到收购这种老布鞋,特别是那些农村老太太在上面绣了些老虎龙凤之类的图案,听说那些外国人可喜欢了,还当成艺术品摆在家里,尽拿外汇来买呢!”

这下轮到贺秋秋翻白眼了,刚说不要花呀草的,这人就要老虎龙凤的图案,啥意思?

李明秀眼睛一亮,咧嘴嗤了小儿子一下,“还是大城市来的人有眼光,知道什么才是地道的好东西。商场里的那些都是样子货,一点都不实诚,尽骗你们这些小孩的。周里和秋秋过年时一人一双,韬韬你就穿去年的旧鞋子吧!”

贺韬韬顿时嗷嗷叫了一声,滚倒李明秀的怀里不依。

猫在屋子里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经意一晃眼外面的天就麻麻黑了。贺宗伦拿着铁盆去院子里捡拾早先包好的豆包和饺子,周里连忙起身跟着出来帮忙。往年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这些东西打牙祭。今年荷包鼓鼓的,李明秀早早地就把这些东西置备齐全了。

包粘豆包是每年冬天北方人家最兴师动众的大事,这可比包饺子还要费事。

包豆包时前后左右的邻居都来帮忙,炕上和好的面好几盆,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包,就像好几家人一起过日子一样。豆包必须蒸好后才能放在外面冻上,所以这边包那边就飘出香味,孩子们都馋的都不行齐齐围着锅台转。

贺家两口子为人实诚,加上贺宗伦提了副团级,李明秀又开了福利社,在家属大院里面的人缘比往年又要好很多,所以包豆包的时候来了很多婆姨帮忙。女人们手脚利索,一天就包了几百个现成的放着了。

贺宗伦见周里也跟着出来了,连忙把头上的皮帽子给他扣上,嗔怪道:“你每到冬天就要犯回哮喘病,这是往年没有将息好,可别仗着年青就不把身子骨当回事。若是不仔细调理好,到老了就会做下大病,那时候就会吃大苦头了!”

皮帽子里尚有余温,周里鼻子里隐约就有些酸意。

贺宗伦呵呵一笑毫不在意地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像小姑娘似的,你既然走到咱家来就是老天爷注定的缘分,我就得实实在在地对你负责。不过话说回来,大过年的你真的不回首都一趟吗?那里毕竟还有你家老爷子的故旧,还有你小姑姑只怕也盼着你坐飞机去美国看她呢!”

豆包冻得硬硬的,周里拿着小铲子轻轻地往铁盆里掀,闻言瓮声瓮气地道:“我小姑姑离得太远,电话上道声好就够了。只是有些不相干的人一打听到我回首都了,就开着小汽车拎着东西往家里钻。有些放下东西就走了,有些就坐在那里和我假模假式地唠嗑,说我爷爷我爸爸的旧事。末了,就要求我带他们到某某人那里去串个门……”

周里苦笑一声道:“别说我在建南呆了这么多年根本就不认识几个人,就是认识首都那些掌权的叔叔伯伯,人家凭什么给我一个无父无母的人面子,不过是想拿我爷爷当初留下的一点人脉做人情罢了。我人是单纯但是又不傻,只好厚着脸皮继续留在这里了!”

贺宗伦颇有些赞赏地拍了拍年青人的肩膀道:“你想得清楚就好,你亲爹亲妈都不在了,认真说起来可以说是毫无根基。那些人帮不上忙就罢了,要是使些小绊子你可是吃不消,你能够不得罪就尽量不得罪。你爷爷那里的人脉就像荷包里的钱财一样用一点就少一点,不动用当然最好。”

周里默然片刻,方抬起头来道:“那些外人还好打发一点,有几个还是我妈那边的亲戚,说起话来格外不中听。当初这些所谓的表姨表舅没有伸出一点援手,如今看见我家落实政策稍稍好起来了,就争着抢着要为我当家做主,我实在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贺宗伦一愣缓缓摇头道:“自古以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再大些以后就看得惯了。你就趁着现在的时日赶紧充实自己,考上好大学再进个好单位就齐全了。只有自己强大了,那些人才不敢随意攀附你得罪你。还有,不要说什么厚着脸皮的话,你只要不嫌弃简陋贫寒,愿意在咱家随便你呆多久!”

这么多年的煎熬早已使得周里不会轻易动情,但听了这番言语质朴的话之后眼底还是起了一层水雾,连忙把头侧向一边。

进了屋子之后,贺秋秋眼尖地看见周里红了眼眶。他面皮白,眼眶子红了很容易看得出来。

正想开口询问时,就见老爸飞快地使了个眼色过来,贺秋秋赶紧闭紧了嘴巴。心想必定是老爸又在做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年的那些新兵刺头就没有不服气的。看这样子周里肯定又挨训了,只是不知这家伙又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