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41 字 5个月前

晚餐自然有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海带牛骨头汤。

家里南方人北方人都有,所以主食自然就是豆包饺子和一盆米饭,佐餐的是用油渣炒的干菜并两样酱菜。干菜全部是秋天自家地里晒的,有土豆干、豆角干、黄瓜干、茄子干。吃的时候拿开水微微发一下,炒出来又爽口又劲道。

酱菜是李明秀自己做的,红白萝卜、笋尖、黄瓜、莲藕、花生仁、青椒、生姜、搭配成八宝。掐头去尾去皮削根反复洗净,放在竹筛子内沥尽水,上盐和大酱腌制半个月。端上桌子时细细切成细丁,再往里面和了一些腌渍的火腿丁略微一炸,吃起来喷香又很有嚼头。

如今条件好了家里面又添了周里,李明秀根本就毋须贺宗伦嘱咐,就可劲地在吃食上下工夫。大鱼大肉不是见天都有,但是桌子上的荤腥就没有断过。几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周里从前又遭受了那样大的罪,可不是要好生补补。冬天没什么新鲜蔬菜,只得翻来覆去地炖汤炖菜。

这牛骨头汤猪骨头汤如今是贺家的标配,李明秀深信吃啥补啥,托了好几个人才搞到的好东西,规定每个孩子饭后都要喝一大碗。猪骨头汤还好一点,这牛骨头汤熬制出来后满满的一层黄色的大油,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偏偏不喝还不行。

这时候就显现出贺韬韬的聪明劲头来。

这家伙每回都往火盆里丢几个干红辣椒,辣椒皮一遇到木炭,就迅速地充气鼓起来,片刻之后就有一种惹人垂涎口舌生津的辛辣香气。把烤好的干辣椒拌在牛骨头汤里,再舀上一大碗米饭,混汤混水地吃下去立刻浑身冒汗。

像动物冬眠之前都会储备好过冬的食物一样,北方人猫冬也有几样配套的美食,贺家的另一经典美食是烤土豆。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围坐在火盆边上,电视里放着欢快的歌曲,孩子们不时往火盆里埋点土豆和花生,偶尔捞一颗出来香糯甜软吃得老香了。

贺秋秋惬意地靠在暖和的褥子上想,这时候因为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大家口袋里的的钱都很少,但是认真算下来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多。每个人不用苦恼于房贷车贷,还有没完没了的信用卡账单。这就让大家的寒冷的冬季里,蕴含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满足感。

屋外,是寒冬腊月最冷的天;屋里,却是暖意融融的人世间。

第110章 冰车

大冬天也不能老呆在屋子里, 家属大院离耗子店很近, 而耗子店的最东头有一条小河。河面宽二十来米左右, 听说是辽河的一条支流。

夏季的时候农妇们喜欢到这里洗衣淘菜,等到了冬季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滑冰场。每年初初一进腊月,孩子们就开始张罗着找来一把带横杠的小椅子, 找来两段铁条钉在椅子的两个脚上,一个结实的小冰车就有了。再在废品收购站找来两根钢筋,在炉子里烧红了用大榔头砸个尖,一副用来掌握方向的铁扦子也有了。

看着略显粗糙的半成品, 贺宗伦皱着眉头不甚满意。这东西拿出去也太丢面儿了。在小木屋里翻箱倒柜地又找了一根稍稍粗些铁棍, 一分两半后用小砂轮磨成尖头, 一副缠了塑胶把的铁扦子才算大功告成。

带着全副家当经过耗子店时, 贺家孩子全程享受着村子里众多孩童艳羡的目光。路边是一排排的土房子还有用篱笆围起来的院落, 有黄色的土狗从屋子里蹿出来, 跟着一众人扭前扭后欢快地咆哮着。经过落着厚厚白雪的土坡, 就是一片开阔的冰面。

从耗子店过来时远看有很多的人,细看才知道那是一些凿冰钓鱼的人。贺秋秋从未见过在冰面上钓鱼的, 不由掂了脚尖好奇地张望。

贺宗伦笑着解释道,这里的村民冬天家里没啥活,年轻人有时候拿了鸟铳上山打猎,套野兔子打野猪,或是拿着大冰穿子到河里打渔。因为吃食匮乏冬天的鱼比夏天笨得多,还老喜欢往光亮处钻。一网子下去那鱼老多了,打上来手掌长的鲫瓜子小狗鱼刺多都没人吃。

他想了一下又连忙嘱咐孩子们千万不要近前, 因为冰面虽然结实但是难免还是有意外发生。钓鱼人为了钓到大鱼,都是用冰钻在冰面上开个大洞。为了让鲫鱼寻到光亮形成窝,那个大洞一般都是浅浅伪装过的,一般人靠近难免有些危险。

三个孩子连忙点头答应,接下来就是正式玩冰车了。大概男孩子对这些东西天生敏感,贺韬韬坐在小冰车上,双手紧握扦子用尖头往下叉再用力一撑,小冰车就缓缓前行了。不过一小会工夫,他已经划得像模像样了。且一滑就能滑好远,乐得他手舞足蹈老远都能听见他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