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59 字 5个月前

他看了一眼贺秋秋笑道:“其实真假都不要紧,想想办法总会把剩下的房款凑齐的。不过你从小就喜欢收藏这些东西,莫非知道有朝一日这些东西要大幅升值?”

贺秋秋目光闪烁,竟然不敢跟周里直视,“从前我只是喜欢这些东西的古朴典雅,哪里知道还会这么值钱?”

周里笑笑,没有答话。

回到家里的贺宗伦把行李一丢就蹲在自家鱼缸面前仔细瞧,越看这个东西越觉得金贵。心想要是照周里所说真的值五万美元,自家实在是有些亏待了。风吹日晒不说,贺韬韬那个臭小子小时候还往里面撒过尿。

正在厨房里做饭的李明秀看见他蹲在鱼缸面前不肯挪窝的样子,开口骂道:“跟魔怔了一般,明知道我想听你说说房子的事儿,偏屁都不敢放一个。那房子到底什么模样,真的开窗户就能望见外面的云彩吗?”

贺宗伦这才缓过神儿来,咧着嘴巴大笑道:“放心吧两个孩子都好好的,那个房子也中意的很,是周里和咱家秋儿亲自挑的。出门就是马路和公园,小学中学都近便。等他们姐弟俩各自结婚有了孩子,咱们就过去接送小孙女小孙子上幼儿园。”

李明秀一听兴致盎然地挤过来,“昨天上午那个什么杨市长的老婆张妩还特地找到我的店里来,让我们俩有空过去做客。那话里话外的,我怎么听着有另外的意思……”

贺宗伦眉毛一扬,没想到这个亲家比谁都着急,看来人家对贺韬韬是极为满意的,他就凑在老婆耳边细语了几句。

李明秀越听越惊讶,到最后已经笑出声来,“我就说张妩这个市长太太怎么变了个模样,原先对咱们只能算是客气,昨天跟我说话时什么老透着一股子亲热劲。”

贺宗伦说了一句公道话,“人家从小生活优越,嫁的又是市长,说话做事不免有一股高傲劲儿。不过杨冰冰那个小丫头和他妈根本不一样,在一起吃饭时还主动给咱家韬韬夹菜。那小子从小到大傻乎乎的,没想到还有这种运气。”

李明秀心里喜滋滋的,“咱家俩孩子的对象都找的称心如意,就是你说的这个房款还差一大节让我心里不踏实。你说咱们左邻右舍都是拿死工资的人,恐怕还没有咱们家富裕,好像找谁借都张不开这个口。”

贺宗伦笑眯眯地摸着眼前的大缸,“放心吧,给咱家送钱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三天之后,一个操着蹩脚普通话的人自个找上了贺家宅子。说是受在上海工作的周里所托,给贺家老两口稍带一点东西。

贺宗伦自然知道这是等待许久的人过来了,连忙吩咐老婆端茶送水。和姓许的客人天南地北的海聊一通之后,对方终于道出了来意,说实在喜欢贺家院子里葡萄藤下的大鱼缸,愿意出高价收购。

贺宗伦满脸的诧异,面有不舍道:“实不相瞒,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儿。我老父亲也是当兵的出身,他干了几十年走到哪里都舍不得丢下。以前也有人过来看中,无论出了多高的价钱都没舍得卖。”

姓许的商人知道碰到了硬钉子,再一看看这家人用的桌子是榉木的,用的椅子是四出头的官帽椅,面前之人在军队当中的品阶也不低,兴许真的是有传承有来历的老姓。

一时间托大的心思就收敛了几分,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这屋子里的确都是有年数的老物件,不过这个大鱼缸我实在喜欢,我家老母亲下个月就是七十大寿,我老早就想寻摸一个过得眼的东西。再说这个鱼缸是破损修补过的,随意放在家里妨害风水,还请同志割爱,我愿出这个数。”

贺宗伦自然知道这是商人之间压价抬价的常用手段,就含笑不语。

许姓商人在上海附属医院治病时,无意当中在随诊医生的桌子上看到了一本相册。随手一翻就看到了这个大鱼缸,以他多年的经验一眼看出这是明代的官窑真品,他水磨好久才套出这件东西的所在地。原本以为最多给个几万块钱就可以把东西拿走,没想到主人家根本就不在乎这仨瓜两枣。

他正想说话时,就听主人叹息道:“我们家祖上也是做官的人,跟随张之洞张大帅南征北战过。就是在解放前,我的一位叔伯还曾经当过四川府的督学。现在新社会不时兴这些东西了,仅有的几样也是给我们这些当后人的留个念想。”

许姓商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感到一阵沮丧。

贺宗伦道:“我家老父亲在世时曾经说过,这口大缸上面的错痕并不是破损,而是因为烧制的时候技术还不过关,难以制作如此巨大的陶土坯,所以这种巨缸都是烧制成两部分然后锔接起来,这其实是区分明清两代瓷器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