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1004 字 5个月前

许姓商人听到这话知道是遇到了行家里手,根本就糊弄不了别人,就一咬牙道:“大哥卖不卖给句实话,只要价钱合理,咱们万事都好商量。”

贺宗伦见火候已经到了,徐徐伸了一个巴掌道:“我就要这个数,少了一分都不成。这些年放在葡萄藤下,再少少地养上几尾颜色鲜亮的锦锂,衬着大缸的素雅质朴看着也是一道景致。说实话要不是家里确实缺钱,我根本就不会卖掉这个传家宝贝!”

许姓商人看见他这副占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就是一阵牙疼加肝疼。

第183章 入职

得知家里的大鱼缸卖了整整五十万, 连贺秋秋都是一阵目瞪口呆, 这回可以说是捡了一个大漏。

贺宗伦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 显然心里得意至极,“我不要那个香港商人的支票,那个东西不顶用。就跟着他到建南市区的中国银行取了现金, 整整两个蛇皮口袋。要不是怕把你妈吓着,我真想背回家去让她好生瞧一瞧。”

这会儿还是九三年,偌大中国还没有几个人腰包里有几十万。贺宗伦拿了这笔钱之后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就干脆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女儿, “你跟周里都是文化高又懂事的好孩子, 明天一早我就把这笔钱分成几笔陆续给你汇过去, 算下来房款结清之后应该还剩不少。你们俩商量着看看该怎么花, 买车买房都随你, 用不着跟家里人再商量了。”

贺秋秋唬了一跳, 连忙推辞。

贺宗伦这时候拿出了家长的权威, “从小到大你都没有让我们操心过,虽然有时候意见相左, 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经历过这几件事之后,我觉得你的眼光比我们这当爹妈的都好。歌里唱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辈强。”

贺秋秋从老爸的话里明显的听出了一丝伤感。

贺宗伦倒是很快振作了起来,“我这辈子当到了团政委这个级别已经相当不错了,还培养出了两个名牌大学生,左邻右舍包括老家的亲戚,提起来都要翘一回大拇指。再过几年等你们安定下来, 我和你妈就开始安排退休后的生活,给你们两姐弟当好后勤兵。”

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一辈一辈地奉献直到老去。贺秋秋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良久才笑道:“上海其实是个很美丽的都市,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你们来了就会舍不得走。周里哥说你们要是实在住不惯楼房的话,就到稍微偏一点的地方买一处小院子,同样可以栽菜挖地窖。”

听明女儿话里的担扰,贺宗伦心里安慰不已,“其实认真算起来建南也不是咱的老家,只是一个地方住惯了总有些舍不得。别看你妈这会儿唠叨,要是在大城市住惯了,她根本就看不起乡下这些犄角旮旯地。”

贺秋秋莞尔一笑,心想这的确是妈妈的一贯处事作风。

就听老爸继续道:“那个姓许的香港商人还看起了别的东西,也想一下子买走。我跟你妈商量后都没同意,说起来这些老物件儿都是你跟周里两个费了牛鼻子老劲拖回来的。我们原先不晓得其中的价值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就不能胡乱来。”

贺宗伦从来就是个原则性相当强的人,此时斩钉截铁地道: “你跟周里商量一下,家里这些看得过眼的是不是给你们托运过去,你们待在大城市里或是自个用或是处置起来都方便。那天跟那个香港商人斗智斗勇,事后想起我可是出了一身冷汗,生怕把东西卖贱了。”

贺秋秋感到好笑,一屋子东西搭上这个大缸才三百块钱,再贱卖也不会低于这个成本。

贺宗伦感叹道:“回来后我也想明白了,那个香港商人明明就是周里引过来的,还说人家是无意看见他的相册,你们俩一联手简直天下无敌。那人走时还看起了咱家正在用的桌子椅子,其实我觉得要是他看见你收在隔壁的那张雕花床,只怕更舍不得走了。”

听到这里贺秋秋也有些心痒痒,便建议道:“爸不如你帮我找两个人把那张床拆卸开,整体托运到周里在首都的四合院,我觉得只有那种老屋子睡在那种古代床上才有明清闲适的意境。”

贺宗伦一拍大腿道:“说起这件事倒正好,周里占的这所房子多半要收回去了。最近新分配来一个副团长,人家携家带口的不好不分配住房,等你们放假回来把东西趁早清理一遍也是好事。”

一听这话贺秋秋有些着急,那屋子里可有不少好东西呢, “那就这样商定了,我看周里哥能不能在过年时轮休,到时候我和他一起回来,兴许还能找到小时候收藏的宝贝。”

贺宗伦瞪大了眼睛有些好笑,“难不成你还能卖第二个五十万出来,那我明天和你妈立刻找辆三轮车出去收破烂。咱家卖这个鱼缸虽然没有传出去,但那个香港商人进进出出好几趟,多半被别人看出了一些行藏。要是让别人知晓咱家赚了这么多钱,只怕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