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元静云如约搬离了医馆,去了牧遥替她定下的客栈,虽说是客栈,但是从窗外远眺,便能瞧见街边牧府的大门,元静云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却泛起一阵暖流。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冬逐渐褪去,腊月渐进,而元静云的备考也进展顺利。县试地点是宜州县城最大的文庙,在文庙门口,一队官员手持册册,严阵以待,他们穿着整齐的官服,神情严谨,一派庄重的氛围。

此时,元静云和牧遥也早已考场外等待,元静云这具身子方才十五,又因吃了药,发育并不完全,都不需要用上裹胸布之类的物件遮掩身形,因为县试要考上一整日,她特意挑了件藏蓝色衣袍,看上去沉思而冷静。

文庙内外一片宁静,只有远处传来的锣鼓声逐渐接近。方德元的马车驶到了文庙的大门,停在了庭院中央。他身穿一袭锦缎袍子,头戴官帽,神态庄重,一派官场威仪。

衙役们立刻下车,打开马车的车门,方德元缓步走下马车,目光扫视了一下整个文庙门口。他的到来让整个考场更加肃穆,每个考生都严肃起来,纷纷弯腰,向方德元行礼。

方德元点了点头,缓步走向高台,环顾四周,他的声音庄严而有力:“今日,宜州县举行科举县试,为选拔人才,以资国用。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全力以赴,展现自己的才华。愿各位取得优异的成绩。”

牧遥朝她轻轻颔首,轻声道:“我在这儿等着你进去,一定会没事的。”

元静云向身边的牧遥点了点头,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正排队入场的队伍后面,中间有几个相熟的同窗与她打招呼,她也只是点头微笑着应下,面上风淡云轻,但她心中早已万马奔腾,若是被拦在了门口,莫说这些日子她的努力悉数作废,还会连累牧遥......想到这儿,她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牧遥此刻与翠蝶一同站在远处一处矮墙下,她们的表情都显得温暖而坚定。

县试鲜少有人敢夹带作弊的物件,所以队伍稳步往前,元静云也渐渐接近了入场的大门。她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终于,轮到了她进入考场,门口的官员询问了她的姓名,并查看了照身帖。

她举止从容的将怀里的照身帖递给对方,左侧的官员接过照身帖和携带的笔墨文具,右侧的官员则手持一块精致的木棍,走到元静云身前,官员先示意元静云将双手举起,然后仔细地检查她的外袍和身体。

元静云感受到官员手中的木棍在自己身上轻轻触碰,她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心跳也更加迅猛。尽管她已经做好了被搜查的准备,但这一刻还是让她感到了一丝紧张。

官员的动作非常细致,他轻轻拨动元静云的外袍,检查袍子内侧是否藏有作弊工具或禁物。然后,他顺着袍子的褶皱逐一观察,确保没有隐匿的物品。接着便是用木棍轻轻敲击元静云的身体,检查是否有异物。他特别关注元静云的袖口、领口和腰带等部位,确保没有藏匿答案或作弊工具。每一次触碰都让她紧张不已,生怕官员会发现什么异常。

最后,在检查完外袍后,官员又请元静云将双腿分开,仔细检查她的鞋底,此举是防止考生藏有答案或传纸条的可能性。随着搜身的结束,元静云终于松了口气,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都轻了一些。她知道,这个环节已经顺利通过,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考试。

元静云向官员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跨入了考场的大门。这一刻,她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她意识到自己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考生们按照号次有序进入文庙内的考场,每人手持白纸和毛笔,准备迎接考试的开始。元静云跟着人群穿过宏伟的门楼,踏上了古老的石阶,一步步走向她命运的考场。

考场内的座椅和桌子都相当陈旧,木质的桌面已经磨损不堪,椅子的坐垫也已经塌陷。寒冷的冬风呼啸而过,透过考场的窗户和门缝钻入,让考生们的手指和脚趾感到冰冷。考生们坐在桌前,等待着主考官的指示。庭院中央,有一座高台,上面摆放着主考官的桌椅,以及一个装有题目的匣子。这个匣子将决定考试的内容和难度。

主考官登上高台,宣布了考试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随后,他郑重地打开了匣子,取出了第一份试题。考生们穿着厚厚的衣袍,但依然感到寒意。他们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色的气雾,萦绕在他们的周围。尽管外部环境恶劣,但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试题上。

元静云接过试题,仔细阅读,她能感觉到寒风从四面八方灌入,使得她的手指冻得通红,但她不敢分神,只能将手藏在袍子下,集中注意力写字。她的毛笔在白纸上舞动,尽力保持字迹工整而流畅,整个考场内,除了偶尔的笔墨声和呼吸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仿佛大家都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与外界的喧嚣完全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