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心绪难平

天空慢慢染上了深蓝色, 夕阳悄然消逝在远山的背后,随着烛火燃起,收卷的铜铃声响起,寂静的大堂瞬间响起桌椅碰撞之声。

考场的大门缓缓张开, 学子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袍, 鱼贯而出,踩在青石板上的元静云一路被涌动的人群推搡到了文庙大门口。

周身学子皆是灰白之色, 就连元静云踩走出考场的那一刻, 也只觉得双脚发软, 只能扶着门框, 勉强几乎支撑自己的身体, 考试的紧张和恶劣的环境让众人筋疲力尽, 她抬头看向那大门上方悬挂着的巨大匾额,身子虚晃, 仿佛如同梦境一般下坠。

几个同她一般身体单薄的少年, 有些撑不住便将竹篓侧靠在墙边歇息,幸运的是,牧府的家仆及时赶来将她扶到了人群外面。

“快,元小郎君在这里。”

翠蝶使唤着两个丫头将她扶上了等候在一旁的马车, 牧遥坐在马车内,焦急地等待着,虽然嘴唇泛白,但两颊透着粉色, 远比元静云精气神强,见家仆将元静云扶上马车时, 牧遥脸色稍稍舒缓, 长舒了一口气, 但见到元静云煞白的脸色时又开始有些忧心忡忡。

元静云慢慢坐下,靠在马车的坐垫上,额头上还挂着细细的汗珠,显然是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她凝视马车外,随着马蹄声起,她的眼神逐渐远离考场的大门,仿佛随着这一刻的结束,终于从之乎者也的桎梏中解脱开来,因连日夜夜勤读,眼角已显青黑,元静云此刻只想昏天黑睡去,三日不起。

牧遥看着元静云,心疼的抬手轻轻地拭去她的汗珠,关切地问道:“阿元,你感觉怎么样?考试有没有很难?”

元静云微微一笑,声音略显疲惫,将头从窗外转向牧遥的脸上轻叹道:“我也不知难不难,但我已将备者尽数诵诸,县试之题,主以帖经及墨义为主,杨夫子解诲甚详,其所提课题,多有频举,应是有几分把握。”虽说她尚且不通晓文学诗词之义,但幸有个好记性,加上来之前便是文科生,记诵诗词亦有些诀窍,这般填空释义的题目,原本她就擅长,便也能从容应对。

牧遥听到元静云的回答,微微松了口气,但仍然感到担忧。她知道元静云的回答中透露出的疲惫和不确定,这场考试对她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她紧握着她的手,温柔地说道:“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已经尽力了,这段日子,你都瘦了,该好好歇歇。”

“不过,遥儿,我确实有点累了......”说着元静云缓缓闭上了眼睛,靠在车厢内,感受着马车缓缓前行的震动,只觉得自己的紧绷着的身体渐渐放松,疲劳和知觉也跟着慢慢消退。

见元静云面容逐渐平静,牧遥温柔的替她梳理着她额前的碎发,轻声道:“阿元,不如明日我们去开元寺为你祈福,谋个好彩头。”

元静云微微点头,虽然她的意识已经逐渐陷入梦乡,但她还是能够听见牧遥的话,她嘴角浮现出微笑,轻声应和着:“嗯,祈福是个好主意,但明日我不想去,我当好好睡上几日......”

听着元静云难得娇憨之音,牧遥轻笑道:“好,明日不去,容你睡足了,我们再去,可好?”

“嗯,”元静云呢喃道。

牧遥轻轻地抚过她的额头,元静云只觉得有些痒,皱了皱眉,牧遥见状双手将她的眉头抚平轻道:“安心休息吧。”

见元静云听话的舒展眉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陪伴着她,让她沉入安宁的梦乡,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行驶,两人在车厢内相互依偎,享受着这些日子难得的相处时光。

过了几日,挑了个晴朗的日子,元静云早早起床梳洗,前往牧府同牧遥一起去寺庙祈福。

开元庙位于宜州县东面的邙山之上,被古树翠绿的枝叶环绕,宁静而神秘。山林的天空晴朗,阳光洒在落叶上,温暖而明媚。山脚下有一座古朴的石桥,桥上摆放着红色的灯笼,随风轻摆。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音。

“小小姐,你可要仔细些。”见翠蝶格外紧张,元静云若有所思道:“遥儿,这座石桥可是你上次不小心跌落之处?”

牧遥点点头,她记得上次的经历,低头看着脚下的石阶,走得格外小心,一步步稳扎扎地走过石桥,见牧遥点头,元静云更是紧紧跟在牧遥身后,好在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走过石桥牧遥这才舒了一口气俏皮道:“此处,倒也算是你我两人结缘之地。”

想起那时牧遥满脸惊恐又倔强的模样,元静云不禁失笑道:“那般凶险,你还笑得出来。”想到当时刻意在下游寻找牧遥踪迹的季元,元静云不禁皱眉,这石桥两侧虽没有护栏,但是石壁粗糙,并不容易跌落,当初定是有人故意将牧遥推落河流之中,只可惜她现在无法找出那个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