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练好,练练好,活动一下筋骨,往日你就是闷在家里......“说到这,王二娘自觉失言又改口道:”以后,你都要这般就好了。“

“嗯,”元静云点了点头道:“这是出锅了吗?”

“嗯,我热了些前日煮的面疙瘩,这碗给你。”王二娘递给元静云一碗满满当当的面疙瘩汤,而她自己的碗里只有几粒零星的面疙瘩。

元静云默默接过王二娘递过来的汤,尽管生活清贫,但她知道王二娘已经将最好的都给了自己。这具身体确实需要多吃一些,才能恢复体力。她心怀感激,却无言以表。

元静云一边品尝着碗中的疙瘩汤,一边赞道:“娘的手艺可是这十里八乡最好的啊!”

王二娘含笑看着元静云享用着汤,比她自己吃得还满足。

“昨日回来时,我看到村边有一条小溪,想着今日去看看,看能否捕些鱼给您尝尝鲜。”元静云心里明白,即使将手里的汤分给王二娘,她也会偷偷留一些给自己。因此,她想办法多弄些荤腥,改善家中的伙食。

谁知一向好言语的王二娘却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道:“不行,你从未学过,哪里能捕到鱼呢?那条溪看起来浅浅的,一旦被卷进去,命就危险了。”

元静云自然没有捕鱼的经验,但在古代没有钱购买食物,她只能依靠自己,自给自足。相比去山中狩猎,捕鱼至少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娘,你不用担心,我只是先远远地观察一下。昨天你不也不相信我能赚到那五两银子吗?”

王二娘迟疑了一下,提到昨天的事情,她又想起元静云身上的伤:“你的身体还受伤,这几天先在家里好好休养,等伤好了再说。”

元静云还想说些什么,但王二娘已经起身收拾碗筷,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她的话,没有似乎商量的余地。

元静云看着王二娘坚决的背影,心中涌起一丝无奈。她明白王二娘的关心和担心,但自己却有一股冲动,想要改善目前的困境。

元静云无奈叹息,只好徐徐图之,等自己和村里人慢慢熟悉,再找个内行人好好学习,想必王二娘就不会再这般担心了。

见元静云有些失望,王二娘自是不忍:“娘并非刻意拘着你,既然你说要读书,不如这两日我便帮你去寻里长问问?”

“嗯。”相较于捕鱼,读书自然更为重要,王二娘显然是个善解人意、懂得推敲心思的女子,一提到读书,元静云便重新燃起了斗志。

“那我割些肉,随我提去里长家,“王二娘说完从灶房取了半斤肉,显然昨日买肉时心里就有了打算。

紧接着从屋里拿了件不带补丁旧衣催促元静云换上,这套衣服虽然已经破旧,但却洗得干干净净,透露出她的整洁和朴素。

元静云紧紧系好腰带,调整好衣襟,白净的脸蛋,更显出一副自信从容的模样。

王二娘看着元静云穿上那件青色衣裳,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两人整理好行装,便提着肉向里长家走去。

里长的家在村子西头,两家之间相隔三里地。王二娘提着肉,拘谨地站在一扇被土墙围起的木门外,行到里长家门前,上前两步缓缓地敲了敲门。门内传来一个沉闷的声音:“是谁?”

“是二娘,我带着元静云来请教里长一些读书的事情。”王二娘侧耳听着门内的动静,不禁有些担心里长会不会拒绝他们的请求。

门开了,里长身着一件墨绿色的直裾,身后还跟着两个探头探脑的年轻小伙。

元静云朝里张望,隐约可见有四间房子围成一处单层平房,呈现出四合院的格局。虽然都是土坯房,但里长家明显更为坚固,窗户严密封闭着油纸,黑色的瓦片整齐齐地铺满了屋顶。

等里长将房门打开,可见正前方的两间房子是用土砖砌成,而左右两间则搭建了两个简易的棚子,用木桩支撑着。棚子里还养着两头牛,牛在农家人心里可是宝贝,能用得起牛耕地的家里,在元家村算是富贵人家了。

王二娘小心翼翼地喊道:“里长。”

“王家二娘,你怎么来了?” 里长带着疑惑的神色看着王二娘和元静云。

王二娘将手中的肉轻轻放在里长家院子的木桌上,轻声说道:“我家二娃前些日子冒出了想上学的念头,听村里人说,过些日子村里的村学要招收一些学生,我想来问问,二娃能否也去试试?”

里长瞥了一眼面黄肌瘦的元静云,又看了一眼饱经风霜的王二娘,皱起眉头道:“我说王家二娘,你家的情况,真的能供得起一个读书人吗?”

身边的男子嗤笑道:“就这小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我劝您还是省下这笔钱吧,读书可不便宜。我家只能供得起我这小弟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