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静云只是微笑着回答:“我见那么多木头被我浪费了,便想着能否在其他地方利用一下,没想到拼接到一起居然真的奏效!”

王二娘欣喜地一把将元静云抱在怀中,道:“孩子,是娘委屈了你。”

元静云听到王二娘的声音有些哽咽,连忙问道:“娘,您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觉得我家娃儿有出息,娘心里高兴。”王二娘笑着说道,随即抹去眼角的泪水。

-最近王二娘的情绪总是这般起伏,元静云也习以为常:“看到娘开心,我也开心。”

“这儿是元二的家吗?”元静云眺望远处,见两名抱着木箱的男子朝自己的方向走来,领头之人的正是前两日她带去找牧遥的丫鬟翠蝶。

翠蝶见到元静云,喜不自禁地领着两人快步向前:“小公子,你可真让我们好找。”

“这是?”王二娘将元静云死死护在身后,谨慎的看着三人道:“你们是哪里来的?”

“我们是特意来答谢小公子的,您是小公子的娘亲吧?”翠蝶见王二娘浑身警惕的模样,看着身后两个壮汉,知道对方误会了,笑着解释道。

“答谢?”王二娘皱眉看向身后的元静云。

元静云摸了摸鼻子,含含糊糊解释道:“这是前些日我们卖方子时,那家胭脂铺的伙计。”

王二娘听到胭脂铺松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说着有些尴尬的看了看翠蝶身后手里提着木盒的二人笑道:“原来是胭脂铺来的贵客们,是我糊涂了,我们家离县城有些远,一路上一定很辛苦吧!你们快些坐下休息,我去给你们倒些水喝。”茶那般金贵的东西,元家二房是没有的,就连茶杯也是凑了三只不同的瓦碗。

翠蝶并没有嫌弃元家的简陋,反倒是俯身微微弯腰接过王二娘手里的瓦碗,盈盈笑道:“谢谢大娘。”今日她身着一袭淡绿色的绸衫,云袖轻拂,举止自然流畅。

见状,身后的两人也恭敬地弯腰去接,翠蝶只是浅浅抿了一口,便将瓦碗放下,将身后的木盒郑重地递给元静云道:“小公子,这是小姐特意为您准备的谢礼。当时您离开时未留下姓名,后来我们想到在店里留下的契书,这才寻到姓名,挨个问人找了过来。”

远处,零星几个村民抬头望着这突如其来的外姓人,元家二房剩下孤儿寡母两人,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王二娘除了和几户性情温和的婶婶有往来,与其他村里人鲜少打交道,这下见有人提着东西来找人,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你说,这王寡妇该不是勾搭上了哪个大户人家改嫁了吧?”何婶子探头道。

“你瞧那木箱子,说不定就是别人给下的聘礼。”另一个王嫂子插嘴道。

“真是不知羞,怕不是给别人做同房?”李嫂子接着道。

“可不是吗?王氏这副脸面怕不是找了个鳏夫。”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这些风言风语很快传到了苗三娘的耳中。她边走边嚷嚷道:“我就说嘛!这王氏定是想抢走我们元家的财产,你瞧瞧这不就有人带着聘礼打算吃绝户了!”

元家大郎皱了皱眉头,说道:“她一个人辛苦地将元二养大,如果她想要改嫁,又何必选择这个时候呢?”

苗三娘瞪了一眼撑着拐杖的元家大郎,怒气冲冲地说道:“你惯会做好人,当时我们分出去的地可是元家的,若是王氏要改嫁,那必须得拿回来。”

“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你又何必......”元家大郎话还没说完,苗三娘已经急急忙忙地拉着次子元郎走出了门,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些元家的财产,怎么能让外人占便宜!”

第9章 第九章 骑虎难下

是时,元家二房尚未知晓苗三娘正带着元朗往此处赶来,村中众人聚集在远处,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尚未引起元静云母女两人的注意。

“为何要给二娃谢礼?”王二娘皱着眉头看向元静云,接过男子递来的木盒,接过男子递来的木盒,感觉沉甸甸的,她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块银饼。王二娘手一抖,立即将盒子盖上。

看向一脸平静的元静云,她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一块银饼重约十两,这十块银饼便是整整一百两,王二娘看向另一个木箱,翠蝶示意壮汉将另一个木箱也递了过去。

王二娘连忙摆手拒绝了壮汉递来的木箱,又想要将手上的木箱还给对方,虽然是天降横财,但她不敢收下,急忙说道:“这,我们怎敢收下如此珍贵的礼物!”

翠蝶瞥了一眼元静云,显然王二娘并不知道元静云曾经救过人,她眼神中的迷茫和无措无法伪造,对于元静云没有大肆宣扬救下自家小姐这一事实,翠蝶感到很满意,对元静云的好感又增加了一些。对于他们牧家来说,这些银饼并不算什么,反倒让她觉得自己备礼备少了,怕是回去小姐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