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举止得体,言语温和,使在场众人对其印象愈发优良。与季元相较,元安显得更加稳重和深沉,不事张扬,却又不乏锋芒。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他拿起笔墨纸砚,思绪汹涌而出,开始挥毫写诗。一首清新脱俗的诗篇从其手中流淌而出,如泉水涌动,如山风拂面。虽未具季元之豪放张扬,然于平和中彰显独特魅力。

“好!”九王爷赞许道:“元安文采出众,诗中意境清新,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才子。诗社之中,文以载道,才情如你者,实为珍贵。”

见九王爷出声赞赏,众人纷纷附和,对元安的赞美不绝于口。季元面色有些难看,他内心不甘心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咬紧牙关,继续强颜欢笑。

元静云走上前,微笑着向元安道贺:“元安兄的诗才不凡,充溢着清新自然之气,实乃难得的才情。”

元安颇为歉疚地说道:“静云勿怪,先前是愚兄小瞧你了,不过短短一个月,你便能出口成章,当真是绝世之才!你这般,倒是更让我羞愧难当。”

元静云谦虚地摇了摇头,笑着回应道:“元安兄过誉了,我不过误打误撞,恰巧入了董司业的眼。贤兄之诗作才是真正之精彩之作,深得九王爷的喜爱,实至名归。”

江岸对面的酒楼上,吕公著等人围坐一桌,吕公著抿了一口酒,笑道:“今日九王爷举办诗社,众人可知其目的何在?”

方德元起身看向远处诗社人头攒动皱眉道:“下官听闻九王爷在京都惹恼了圣人,这次如此大张旗鼓筹办诗社,莫不是修身养性,重讨圣人欢心?”

“叶昭倒觉得,九王爷此举或许是想通过诗社来选拔文才,借此机会寻觅有才之士。”叶昭身穿一袭淡黄色的长袍,端坐于桌前,左手搭在腰间的皮鞭之上,双眼看着此刻被众人簇拥的元静云,目漏寒光。

江岸对面的诗社内,九王爷端坐着,手执玉杯,淡然地聆听众人的议论。经过入门试,诗社内仅存约三十人左右。不同于江对岸吕公著等人的猜想,此刻诗社内所讨论的话题乃是朝廷的‘新政’。

众人纷纷陈述对‘新政’的看法,有赞成者,亦有反对者,辩论之声此起彼伏。九王爷坐在其中,并未插言,只是静静倾听。元静云与元安并列坐于诗社右侧,几次拉住跃跃欲试的元安,直至诗社结束。

“静云为何不许我发言?”众人散去,元安憋了一肚子的话,终于找到了宣泄之处。

元静云将元安拉远了些,才轻声道:“‘新政’是敏感之事,朝廷虽许诗社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但言论亦需......”

“两位郎君,王爷请二位上楼一叙。”尚荣拦着两人身前。

元安听到王爷的邀请,顿时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与元静云交换了一个目光,知道无法拒绝。只得随尚荣登上楼阁,不时便来到一个幽静的雅室内,见九王爷坐在蒲团之上。

“元静云,元安,你们二人在诗会上的表现都很出色,本王对你们的文才甚是欣赏。”九王爷的语气温和,目光中透着赞赏之色。

“谢王爷夸奖。”元静云与元安异口同声道。

“实不相瞒,本王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些特别之处。”九王爷笑了笑,又转向元静云:“元静云,你方才所作之试,既有梅花傲岸风骨,不慕权贵,为何对‘新政’一事闭口不言?”

元静云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内心腹议:呵,难不成你的谋划我买单?哪个傻子会直言圣人决策有问题?口上却谨慎地回答道:“‘新政’乃朝廷大事,学生不敢妄加议论。”

九王爷微微一笑,似乎对元静云的谨慎态度不甚在意,随即转向元安:“元安,你对‘新政’有何看法?”

元安年轻气盛,哪怕元静云多番劝阻,心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坦诚:“学生认为‘新政’乃是国家兴衰之事,然这次改革却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

九王爷听到元安的直率回答,反而显得更加欣赏。他点了点头,示意元安继续发表观点。

元静云在一旁听着元安慷慨陈词,眉头却越皱越深,心中难免有些后悔,当初让元安顶替季元的位置是否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元安不如季元狡诈,似乎不懂如何保全自身,在复杂的官场中,这种单纯可能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元静云心中轻叹一口气,这兄弟确实是个傻的,还是读书读傻的。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投桃报李

“王爷, ”见元安直指利弊,甚至搬出地方官吏与地方乡绅争利,私自抬高息钱等话时,元静云神情越发凝重, 想要伸手去拉对方, 却又有些不合时宜,看着九王爷越来越亮的眸子, 神情也越发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