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心中愈发觉得此事背后定有隐情,他怎肯就此罢休,说道:“陛下,若您真为大唐着想,就请坦诚相告。如今边关局势紧张,朝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大祸。”
李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林将军,实不相瞒,朕近日收到消息,武氏残余势力与吐蕃勾结,企图再次颠覆大唐。朕与这些人密会,是想利用他们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提前挫败他们的阴谋。”
林澈心中一惊,没想到事情竟如此复杂。他看着李旦,说道:“陛下,此事为何不告知臣与公主?我们一直为大唐尽心尽力,您如此隐瞒,实在让臣难以理解。”
李旦无奈地说道:“林将军,朕也是担心消息泄露,打草惊蛇。此次行动极为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朕听闻你与太平公主近日在朝堂上树敌颇多,朕不想让你们卷入更深的危险之中。”
林澈心中虽还有疑虑,但也明白李旦的一番苦心。他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但如今事情已经败露,还请让臣协助您,共同应对这场危机。武氏余党与吐蕃勾结,绝非小事,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李旦看着林澈,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林将军能如此深明大义,朕深感欣慰。既然如此,朕便不再隐瞒。此次行动,还需仰仗将军的智慧和勇气。”
林澈点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制定一个周全的计划。”
此时,太平公主带着人赶到了。她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十分惊讶。林澈将事情的经过告知了她,太平公主听后,也是面色凝重。
“皇兄,此事关系重大,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武氏余党和吐蕃勾结,必定会有大动作。我们必须尽快查明他们的阴谋,提前做好防备。” 太平公主说道。
李旦点头道:“太平,朕知道。此次多亏了林将军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我们三人必须紧密合作,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于是,林澈、太平公主和李旦开始商讨应对之策。林澈凭借着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军事知识和对武氏余党、吐蕃的了解,提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他们决定先让那些神秘人继续潜伏在敌人内部,收集情报,同时加强边关的防御,调派精锐部队驻守。另外,他们还在朝堂上安插眼线,密切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一旦发现有人与武氏余党勾结,立刻采取行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日夜忙碌,为应对这场危机做着准备。他们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实力,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关系,收集情报,试图找出武氏余党和吐蕃的阴谋。
然而,武氏余党和吐蕃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察觉到李旦府中的异常,怀疑有人泄露了机密,开始对潜伏在他们内部的人进行调查。潜伏的人处境危险,随时可能暴露。
林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若不及时救出这些人,不仅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于是,他决定亲自冒险,潜入敌人的营地,将潜伏的人救出来。
太平公主得知林澈的决定后,坚决反对:“林郎,此去太过危险,你不能去。万一有个闪失,我…… 我该怎么办?”
林澈轻轻握住太平公主的手,温柔而坚定地说道:“公主,我知道你担心我,但那些人是为了大唐才深陷险境,我不能见死不救。而且,我有信心能够全身而退。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无法劝阻他。她紧紧抱住林澈,说道:“林郎,你一定要小心,我等你回来。”
林澈带着一队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悄悄地朝着敌人的营地摸去。敌人的营地戒备森严,周围布满了陷阱和巡逻的士兵。林澈等人小心翼翼地避开陷阱和巡逻队,终于来到了关押潜伏人员的地方。
就在他们准备救人时,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林澈心中一惊,知道他们被发现了。原来是敌人察觉到了异常,提前设下了埋伏。
“弟兄们,不要慌!我们杀出一条血路!” 林澈大喊一声,抽出佩剑,冲向敌人。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林澈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剑法凌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一边战斗,一边寻找着潜伏人员的位置。终于,他发现了被关押的人,带着士兵们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