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战斗中,林澈的手臂被敌人的利刃划伤,鲜血直流。但他毫不在意,继续奋勇杀敌。士兵们也都拼尽全力,他们知道,此刻若是退缩,不仅任务失败,还会危及到大家的性命。
经过一番苦战,林澈等人终于成功救出了潜伏人员。他们带着人迅速撤离,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林澈一边指挥士兵们抵抗,一边寻找着摆脱敌人的方法。
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条河流。林澈心中一动,他想起在近代学到的一些地理知识,这条河流的下游有一处峡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决定带领士兵们前往那里,利用地形摆脱敌人。
林澈带着士兵们来到峡谷,他们迅速占据了有利地形,设置了防御工事。敌人追来后,见林澈等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不敢贸然进攻。双方僵持不下,一时间,战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林澈看着敌人,心中暗自思忖着对策。他知道,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办法击退敌人。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让士兵们收集了大量的石头和木材,堆放在峡谷两侧。然后,他命令士兵们在峡谷入口处点燃了一堆大火,浓烟滚滚而起。敌人看到浓烟,以为林澈等人要发动火攻,顿时慌乱起来。
林澈见时机已到,大喊一声:“弟兄们,杀!” 士兵们从两侧冲下峡谷,将石头和木材朝着敌人扔去。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四散逃窜。林澈带领士兵们乘胜追击,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战斗,林澈大获全胜。他不仅成功救出了潜伏人员,还重创了敌人。消息传回长安,李旦和太平公主得知后,心中十分欣慰。
经此一役,林澈在军中的威望更加高涨,士兵们对他更加敬佩。而林澈和太平公主也明白,这场危机只是一个开始,武氏余党和吐蕃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继续加强防备,为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而努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继续辅佐李旦,整顿朝堂,加强边防。他们利用从敌人那里获取的情报,成功挫败了武氏余党和吐蕃的多次阴谋,使得大唐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亲信,试图掌控朝政;而李隆基心怀大志,渴望真正地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让林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林澈深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他不想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于是,他多次劝说太平公主,让她不要与李隆基争权,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
“公主,隆基心怀天下,有雄才大略,他定能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我们应该支持他,而不是与他为敌。” 林澈诚恳地对太平公主说道。
太平公主心中虽有些不满,但也明白林澈的苦心。她看着林澈,说道:“林郎,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唐好。只是,我在这朝堂上辛苦了这么多年,怎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且,我也担心隆基年轻气盛,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
林澈轻轻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可以在一旁辅佐隆基,帮助他成长。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大唐一定会越来越好。”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说道:“林郎,我听你的。只是,我也希望隆基能够明白我的苦心。”
林澈又找到李隆基,劝说他要尊重太平公主,不要与她发生冲突。
“隆基,公主为大唐付出了许多,她的经验和智慧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你应该多与她沟通,共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 林澈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隆基看着林澈,眼中充满了敬意:“林将军,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也一直很尊重公主,只是有些时候,我们的想法确实存在分歧。我会尽量与公主沟通,避免冲突。”
在林澈的调解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林澈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他们之间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朝堂之上的局势依旧复杂,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着,等待着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