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 七 章 鱼目混珠

边荒传说 黄易 2386 字 2022-09-13

刘裕和拓跋圭两人蹲在石阶尽处,瞧着被铁镬掩盖的出口,听着上方敌人的呼吸声。

事实上他们早猜到会遇上这种情况,试问,刺客既然随时会出现,在符坚到处,保安必是一等一的严密,膳房是进入后院必经之路,怎会没有秦兵把守?刘裕两眼上望,耳语道:“只有四个人,还非常疲倦,呼吸重浊,至少有一个人在打瞌睡。”

拓跋圭垂头思索,闭上眼睛道:“通往第一楼和后院的两扇门都是关闭的,以免尘屑给风刮进楼内,所以风声与刚才不同。”

刘裕仍瞪着镬子,似欲透视地面上的玄机,道:“你猜守卫是那方面的人第二卷 第 七 章 鱼目混珠呢?”

拓跋圭道:“很大可能是符坚的人,否则不致倦至打瞌睡,且膳房属第一楼内部,理该由符坚的亲随负责保安,楼外则是符融的人。”

刘裕道:“两个守前门,另两个把守后门,你猜,若他们骤然见到两个兄弟从地道钻出来,又低呼军令,会有甚么反应?”

拓跋圭摇头道:“符坚的亲随,无一不是千中挑一的高手,凭我们三人之力,又要逐一钻出去,绝没有可能无声无息下制服他们。”忽然衣衫擦地的声音从上面传下来。

拓跋圭双目瞪开,精芒闪射,刘裕刚往他瞧来,目光相触,两人均生出异样的感觉,似倏地在此刻更深入的了解对方,看出对方在逆境中奋斗不懈、坚毅不拔的斗志。

刘裕道:“有人坐下来!”接着是另三人坐下的声息,有人还舒适地长吁一口气,咕哝两句,不过却没有人答话。

拓跋圭道:“这么看!在符坚离开前,第一楼内,符坚的人不会到膳房来,符融的人第二卷 第 七 章 鱼目混珠更不会进来,否则怎敢在值勤时偷懒。”

(缺)

去通知燕飞一声。”说罢小心翼翼避免脚下弄出任何噪响的走下石阶去也。

符坚此时代替了燕飞,坐在二楼临街平台的大木桌旁,面对通往东门的大街,默默喝着侍卫奉上的羊奶茶。听着垂手恭立一旁的符融报告边荒集刻下的情况,与及从淮水前线传回来的情报。

长街守卫森严,所见民舍高处均有人放哨,一队巡骑正驰出东门,边荒集一派刁斗森严的肃杀气氛。

符坚心中思潮起伏,想起自己的过去,心中充满激烈的情绪。自进入边荒集后,他清楚掌握到自己的霸业到达最关键的时刻,任何一个决定,都可以影响到天下未来的命运,所以他必须找个好地方,静心思索。

本来大秦的皇帝,仍未轮得到他,其父符雄是大秦之主符健的丞相,战死于桓温北伐的一场战役中,他遂子袭父职,被封为东海王。

符健死后,符生继位,此人勇武盖世,却是残暴不仁,尤过桀纣,以致群臣上下不满,众叛亲离。他符坚则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精通汉籍典章,胸怀大志,遂成人心所向。

终于有一天他趁符生大醉,杀入中官,把符生斩杀,继而登上帝位,号为大秦天王。

在他即位之初,由于符生无道,民生凋敝,权臣豪族,更是横行霸道,在这百废待举的时刻,他破格起用汉人王猛,推行“治乱邦以法”的基本国策,不理任何人的反对,全力撑王猛的腰,甚至在一年内五次对王猛加官晋爵,令王猛能放手而为,即使是氐族权贵,也绝不留手,建立起一个清廉有为的政权,达到“百察震肃,豪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的鼎盛局面。

他一生人的成就,全赖一意孤行,独排众议而来。而他今次南伐,也是在这种心态下作的决定,而一旦决定下来的事,他永远不会改变。

符融的声音传入他耳内道:“据探子回报,寿阳并没有加强防御工事,令人奇怪。”

(缺行)人力物力。

符融皱眉道:“只怕其中有诈。”

符坚往他瞧去,淡淡道:“你来告诉我,晋人凭甚么可固守寿阳?另一城池峡石在八公山内,又被淝水隔开,寿阳只是一座孤城,假若我们昼夜不停的猛攻,它可以坚守得多久?”

符融为之语塞,他最明白符坚的性格,一旦形成某一想法,没有人能改变他。

符坚目光投往长街下,沉声道:“建康方面有甚么动静?”

符融答道:“司马曜授命谢安全权主理,谢安则以谢石为主帅,谢玄、谢琰为副将,在建康附近的国陵和历阳集结北府兵,看来是要北上迎战我军,所以我才觉得他们若放弃寿阳,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