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龙椅上的载淳身着明黄色龙袍,眼神如炬,手中紧紧握着象征皇权的玉扳指。
他深知,科举改制触动了守旧势力的根本利益,他们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窗外,礼部贡院内人头攒动,考生们正紧张地准备着即将到来的考试。
空气中弥漫着笔墨的清香,也夹杂着些许紧张的气息,这是新科举制度推行的最后决战。
载淳的目光落在殿下的官员身上,韩礼部尚书等一众守旧派官员面色铁青,如同斗败的公鸡,眼神中闪烁着不甘和怨恨。
坤宁宫中,富察氏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的紫禁城,
第二日,韩礼部尚书纠集了所有守旧势力,如同困兽般做着最后的挣扎。
他们声嘶力竭地在朝堂上控诉新科举制度的种种“罪状”,言语间充满了危言耸听和无理取闹。
有的说新式考题有失圣道,会动摇国之根本;有的说新选拔标准过于激进,会让不学无术之辈混入朝堂;更甚者,还有人将天灾怪罪于新科举制度,说是上天示警。
一时间,朝堂上如同炸开了锅,各种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载淳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眼神中透着坚毅和自信。
他冷静地听着这些无理的指责,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待众人控诉完毕,载淳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支持科举改制的周教育官员,此时紧张地攥紧了拳头,眼中充满了期待……
载淳的目光扫过众人,“诸位爱卿所言,朕已尽数知晓……”
金銮殿上,载淳端坐龙椅,目视下方,殿内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
韩礼部尚书等守旧派官员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列举新科举制度的各种“罪状”,仿佛在竭尽全力做最后的挣扎。
然而,载淳却面带镇定,眼神中透出一丝自信和笑意。
他轻轻抬手,示意众大臣安静,声音平和却充满威严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朕已尽数知晓。”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载淳身上。
载淳缓缓站起身,走下龙椅,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