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寒地稻开

第123章 寒地稻开

苏锦绣从空间中退出,睁开双眼时,窗外已是晨光微露。她整整一夜未眠,全身心投入到抗寒水稻的最后改良中。这批经过多次筛选的种子,承载着北方百姓的希望,也是她对抗太后和保守派的重要筹码。

";娘娘,天亮了。";巧儿轻声推门而入,见苏锦绣早已起身,神色微讶,";您...一夜未睡?";

";无妨。";苏锦绣揉了揉微微发涩的眼睛,淡然一笑,";有些事情比睡眠重要得多。巧儿,今日备车,我要去北郊试验田。";

";是,娘娘。";巧儿应声,随即压低声音道,";周管家早已备好,他派人回报,说那批种子昨夜已安全送达。";

苏锦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周伯向来办事稳妥,自己交付的任务,从未出过差错。

简单梳洗用膳后,苏锦绣乘坐一辆朴素无华的马车,悄然离开宫中,向北郊试验田而去。马车行至半途,苏锦绣敏锐地察觉到后方有人跟踪。

";不必理会。";苏锦绣透过车窗缝隙瞥了一眼,轻声对巧儿道,";太后的人罢了,让他们跟着。";

车队不疾不徐地行驶着,约莫一个时辰后,终于抵达了北郊试验田。远远望去,大片农田整齐划一,一群身着粗布衣衫的农人正在田间劳作。看到苏锦绣的马车,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恭敬地行礼。

";都起来吧。";苏锦绣下得马车,目光在田地上扫过,脸上露出一丝期待,";种子都播下了吗?";

";回娘娘,昨夜接到种子后,我们按照您的指示,连夜将其播撒在东边的三十亩试验田中。";一位老农恭敬地回答,脸上却难掩疑惑,";只是...娘娘,这深秋时节播种水稻,恐怕...";

老农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很明显——这几乎是农家大忌。水稻向来春播秋收,何曾有人在将近冬日的季节播种?

苏锦绣微微一笑,不以为意:";你们且安心。这批水稻乃特殊品种,非比寻常。我自有把握。";

老农们虽然不解,却也不敢多言。他们深知苏锦绣的农技非同一般,过去几次看似离经叛道的举措,最终都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果。

苏锦绣在周伯的陪同下,缓步走向东边那片刚刚播种的田地。这片区域被专门围起,周围插着许多木桩,上面挂着写有";禁止入内";的木牌。

";娘娘,一切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周伯压低声音道,";那批特制的肥料也已经施下,田间的水温也按您的要求控制在十五度左右。";

";很好。";苏锦绣满意地点点头,蹲下身子,轻轻拨开田间的泥土,从空间中取出一个小巧的仪器,插入土中。片刻后,仪器上的数字稳定下来。

";土壤酸碱度合适,温度也达标。";苏锦绣自语道,随即抬头环顾四周,确认没有闲杂人等靠近,这才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瓶,轻轻倒出几滴淡蓝色的液体,滴入田水中。

";这是特制的催生液,能够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和根系生长。";苏锦绣向周伯解释道,";有了它,再加上我们已经改良的土壤和水温,这批抗寒水稻应该能在三日内发芽。";

周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三日?寻常水稻至少需要七日才能见苗啊!";

苏锦绣神秘地一笑:";这便是农技改革的妙处。从今日起,你命人日夜轮班看守这片田地,记录每日苗情变化。另外,准备搭建几座简易棚舍,若遇寒流来袭,可以覆盖保温。";

";是,娘娘。";周伯恭敬应道,眼中闪烁着对新农法的钦佩。

处理完试验田事宜,苏锦绣又去检查了其他农田的情况。这片北郊试验基地占地近千亩,分为多个区域,种植着各种改良作物。每处区域都有专人看管,严格执行苏锦绣制定的种植方案。

正当苏锦绣与几位农技骨干讨论冬季农事安排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回头望去,只见一队锦衣卫打扮的人正在与看守争执。

";怎么回事?";苏锦绣皱眉问道。

";回娘娘,是礼部派来的人,说要查看试验田。";一位年轻的农技员急忙回禀。

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大步走向纷争之地。这礼部向来与太后沆瀣一气,此次前来,必然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