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苏锦绣站在宫门前,看着依然不愿散去的百姓,心中既感动又坚定。这份民心所向,将是她继续推动改革、造福天下的最大底气。

";陛下,臣妾想亲自去感谢这些百姓。";她转头看向萧承煜。

萧承煜略微思考,点头道:";也好,朕与爱妃一同前去。";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皇帝与苏锦绣一同走到宫门口,向百姓挥手致意。百姓们看到皇帝和苏锦绣一同出现,欢呼声更加热烈。

";民心所向,大势已定。";萧承煜低声道,眼中满是笃定。

回到宫中,苏锦绣刚换下外出服饰,巧儿便匆匆进来:";娘娘,太后派人传话,请您明日午时前往慈宁宫一叙。";

苏锦绣挑了挑眉:";太后终于低头了?";

";确实如此。";王太医这时也进来禀报,";太后近日身体略有不适,让老臣前去诊治。席间,太后曾感叹说,大势已去,再争下去只会让皇家难堪。";

苏锦绣轻抚茶杯,若有所思:";太后能看清形势,倒是让我意外。不过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烦。";

";还有一事,";王太医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册,";这是医学院新招收的学生名单,还请娘娘过目。";

苏锦绣翻阅名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五百名新生,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寒门。这很好,人才不分出身,能者居之。";

她合上名册,继续道:";农业学院那边如何?";

";也很顺利,";周伯适时走进来,";各地分院建设已全面展开,预计三个月内可全部完工。尤其是江南地区,当地乡绅纷纷捐地捐银,支持建院。";

苏锦绣点点头:";这是好事。另外,让农院和医院的学生多下基层实践,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娘娘的指示,老奴已经传达下去了。";周伯恭敬地道。

正说话间,一名小太监匆匆进来:";娘娘,陛下召您立即前往御书房议事。";

苏锦绣起身整理衣裙:";可是有紧急军情?";

";回娘娘,似乎是喜事。陛下面带笑容。";小太监回答。

苏锦绣快步前往御书房。一路上,她注意到宫中侍卫和宫女们看向她的目光中既有敬畏又有尊崇,显然她从杭州归来后的威望已达到新高度。

进入御书房,萧承煜正在批阅奏章,见她进来,立刻放下朱笔:";爱妃来得正好,朕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陛下请说。";苏锦绣行礼道。

萧承煜取出一道明黄色的诏书:";朕已决定,明日早朝宣布册封你为皇贵妃,六宫之主。";

苏锦绣微微一怔,旋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皇贵妃位居六宫之首,仅次于皇后,而六宫之主的称号,更是象征着她将掌管整个后宫大权。这是萧承煜对她最大的信任和认可。

";臣妾谢陛下隆恩。";她恭敬叩首。

";无需多礼。";萧承煜亲自将她扶起,";这是你应得的。农医改革取得如此成就,朝野上下皆归功于你。况且,有你掌管后宫,朕才能安心处理朝政。";

苏锦绣心中感动,却不忘正事:";陛下,臣妾刚得知太后请臣妾明日前往慈宁宫。看来,太后已经接受现实了。";

萧承煜点点头:";是啊,连太后都低头了。这是好事,可以避免皇家内耗。";

";陛下,既然如此,臣妾认为应加快册后大典的准备。";苏锦绣提议道,";如今民心所向,三位亲王也公开支持,正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