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抚民

汉中祖 拾新 1675 字 2022-10-17

等众吏陆续散去,刘祈一个人坐于堂舍内。

他将记室送来之文书,翻阅一二,并无心情批阅,而是径直来到县衙门口,望着城内拥挤之避难百姓,目中尽是深思。

叛民退却的危机,于他看来,只是暂时过去。

尤其以他近数日之直觉,虽无直接证据表明,乃是太平道组织其中。

但经过这两日打探观察,以北海国、乐安国之民变,发酵迅速,其中以县城为主,目标十分明确,故有七成可能,乃是之施为。

太平道决心掀起青州大乱,断然不会放弃进攻寿光,这个向北直取乐安国核心之重镇。

说不定明天一早,叛民会再度归来!

遂于此,留给他的时间非常紧迫,此亦为他正式到任寿光任上的第一个忧关性命安危之大考验。

于内中首要之事,正是安抚百姓。

以粮食接济,是为此,以兵士招募护卫,同样是为此……

然则,即便早数日,他对形势有了最坏判断,并做了充分筹备,比如粮援,但身临城内,只觉现实问题,比想象中复杂。

最所希望的是,藏着太平道影子的叛民,能迟些时间来进攻,以留给他足够时间去改善准备。

且看县衙之中,自有了县令刘祈这个主心骨,并做任务安排,不至于众人手忙脚乱。加上数个时辰前,“大军”到来、叛民之退,那种毕生难忘之场景,早令县吏们焦灼不安之情绪,大有缓解。

上到县丞富项,县尉胡旺,下到底层吏员,全都完成各自分工,统一行动。

刘祈于各曹处事之所,并无太多打扰,而是绕着县衙大院,步伐稳态从容,由内到外转了一圈。

这般简单作为,给了所有人极大信心鼓励。

“县君,可是要去城内看看?

下吏祝锋,于城内路熟,愿来带路!”

护卫县衙安全之亭长祝锋,一看刘祈出了县衙大门,忙率领三名亭卒近前,拱手问道。

祝锋年四旬,早年为亭卒,抓捕盗匪时,脸上不幸划上,故留下了一个大疤,初见去,有些狰狞之色。

他那双眸子,瞥了眼县令身后几名随从,实担心城内混杂,于此护卫不够。

方才县尉胡旺带人从县衙离开时,可有专门嘱咐,要他祝锋,要以性命保护好县令安全。

因则,李展等跟随旧部,募兵经验丰富,于刘祈方才所言下,已是同孙观去选拔城内民壮,组成新的护卫之部。从兄刘直,则带着三十多骑,还有五十余名亭卒,同王楷一道,往大户中借粮。另有亲将王志,于刘祈手下,在昌虑处事时,本就是斥候出身,遂被派往打探叛民情报。

各方面人手不足,竭尽所用,是以刘祈身边护卫之众,大大减少,只剩下四名扈从。

祝锋忧虑,即主动自荐。

刘祈步伐一顿,将祝锋等人打量一眼,心已猜到为何。

从今日事中,主要是县衙中人,莫不明白,唯他这个新到任之县令,才是能拯救寿光之人,至于州郡,或已自顾不暇,何以顾忌地方小民!

余外,刚刚业寿、孙观等人,为他安排,忙于处事,加上往来时短,常在县城之所安顿,于寿光绝大部分地域,断无本地人清楚。

安抚百姓,以粮草接济,城池守护等一系列作为,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需要从民生实际出发。

刘祈有心探索,外加他确有心往城内其他地方看看,个人安危亦当多得保障,故面色和善,颔首道:“便有劳足下了!”

他选择一个方向,步行前往,双目不断打量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