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回府

而朱标这么分派人,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改革嘛,自然是要想方设法做出成绩来才行。

胡长安作为里甲制的提出者,肯定是最熟悉这项制度的,自然要把他分派到一个强县去。

在这几个县中,江宁县虽然不是最富裕的,但是江宁县县令冯青却是这几个县令中最富有才干的。

要想做出成绩来,自然是要强强联合。

而胡长安虽然脑筋好,资历却是有些浅,于是朱标就又给胡长安指派了个老成持重的搭档。

这栗恕身为户部左侍郎,可是户部正儿八经的二把手,也是朱标所能派出的最大的官了。

要放到现在,这栗恕起码也得是个财政部副部长,要想镇场子那是妥妥的。

胡长安听罢朱标的吩咐,也是落落大方的领旨了。

好家伙,原身之前的朋友可都是些京城二代,现在他倒好,直接跟二代的老爹一起办事了?

这可直接跨辈了啊。

面对一脸严肃的中年人,胡长安虽然面上一派淡定,但是心里却多少有些发虚。

而栗恕身为高官,却没有什么官架子,只是在散会后友好的上前跟胡长安打了个招呼:“胡公子,今后你就跟老夫一起办事了哈,希望今后合作愉快。”

胡长安听罢,心中顿时放松了不少,也连忙接过话,跟栗恕客套了几句。

两人又叫上了一旁的江宁县县令冯青,三人一起有说有笑的走出了东宫,并约定三天后正式开始改革工作。

栗恕作为户部侍郎,有正经工作,而且工作量还不少,自然是不能常驻江宁县的,只能偶尔抽空过去看一眼,或是在京城里提出一点指导意见。

而胡长安则不一样。

目前除了种土豆,他基本也没啥事情。

而且胡长安之前买下来用来建厂的地,竟然就在江宁县!

这简直就是瞌睡了送枕头。

胡长安当即表示,能每天跟进县里的改革情况。

县令冯青也是颇为欢喜。

有了帮手,这里甲制的推广速度一定能加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