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5页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各种研究所根本懒得理会这样的企业。

能跟着诺奖获得者一起行动,对他们来说,显然是个经济的选择。

不过,这个代表团的规模,就很难控制了。

国内究竟有多少家企业,会有类似的需求,杨锐都有些想象不到。

第1408章 多少

国内有多少企业会有出国购买设备的需求,杨锐是猜测不到的。

但是,国内有多少企业是没有采购设备的需求的,可以做出判断——穷的那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但凡是有钱的国企,其实都是想买新设备的。

购入新设备的企业日子有多爽,看看那些白电企业就知道了,做冰箱的,洗衣机的,还有做电视机的,在84年以后,都开始进入了旺盛的生产和爆棚的利润当中。

任何一个数据,当它与超过10亿人的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都是个巨大的数字。

就好像感冒药片,假如国人平均每年需要10粒感冒药,总重量3克,那所需要的感冒药堆积起来,足有3000吨。生理盐水所需要的盐分若是析出来,足可改造几座盐湖出来。

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农村居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缺医少药的状态的。

农村的赤脚医生带着最常用和简单的药品走访于村落之间,是中国式农村的常态。

这样的局面,任何一分一毫的变化都可能带来超出想象的收益,传说中的每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有13亿元的故事,证明了中国工厂面对的市场。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工厂都是生产多少东西卖多少的,利润只与产能和成本有关,更换生产线,可是最直接的方式。

更何况,国企更换生产线,可是不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