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要记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现在本事还没学到家,就想着出宫厮混,随便一支冷箭或来个刺客,就能要了你的小命。”

“好吧!那我先练好武功……”朱厚照一提起这个又来了精神,“父皇,今天是不是再教我一套刀法啊?上次那几招我都已经练熟了呢!”

“行吧!”嬴政:“武功要勤学苦练,光学会可不行,得每日挥刀……至少五百遍吧,慢慢往上加,练好了都是你自己的,没有功夫想去九边立功?”

父子俩说着话,便更衣去了演武场,自从嬴政穿过来之后,乾清宫里的花园都被铲平了一大片,专门修成演武场,就是为了方便这天下至尊的父子二人练武。

原本以为他们只是一时兴头的黎清,每日跟着他们,时不时还得担任助教负责陪皇帝过招,给太子喂招,从一开始还留手小心翼翼的,到如今已经麻木的习惯性成为合格的工具人。

他们父子在强身练武其乐融融,内阁的几位大佬却被嬴政留下的“作业”难为得眉头紧皱,眼皮直跳。

因为程敏政的案子,礼部吏部户部进去了四个侍郎,礼部尚书告病不在,今日来的便是礼部侍郎王华,正是《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疏》作者王守仁的亲爹,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的状元,对科举的流程无论是应试还是出题都无比熟悉。

原本若不是因为王守仁参加今科会试,那出任副主考的就是王华而非程敏政,原本程敏政入狱,嬴政这次又将几个侍郎送去诏狱跟他作伴,王华自己也摘了官帽在家中惴惴不安地等着锦衣卫,可等来等去,没等到锦衣卫,反而等到几位内阁大佬找他去文华殿议事,讨论的就是他儿子上的这道奏疏。

老实说,王守仁上书之前,王华都没来得及看一眼,但凡他多看一眼,也不会让儿子贸贸然上这么一封奏疏。

自从弘治五年(1492年)叶淇改开中法折色收银换盐引之后,盐税大增,仅此一项,每年盐税的收入甚至比永乐年间高出近八倍。朝中百官无不赞叹叶淇经济有道,为国库增收。

可王守仁所言边疆之事,其中就有一条,自从开中折色之后,九边重镇的物价日涨,粮价尤其暴涨,导致边镇军户和百姓入不敷出,多有逃荒者,抛废了大量农田,无人耕作,又变成了昔日的荒地。

那些边镇周围的村镇农田,有不少原本是盐商为了降低运粮成本,雇佣农民前去种田,如今已经不用再运粮给边镇换取盐引,他们自然也就不愿再劳心费力地经营边镇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