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农田之利,如何比得上食盐之利。尤其是在边镇地区,土地贫瘠,产出极低,人工成本算上,远不如在江南玉米之地一年两熟的稻米之利。

而留在边镇的农民,土地本就是商户或者军镇所有,单靠种地,交了地租和粮税之后,自己都吃不饱,原本还能靠着主家生活,现在没了主家倒贴的本钱,没了商户的巡逻队守着,面对沉重的赋税和贫瘠的产出,动辄还有关外来的蒙古兵劫掠,他们自己就很难再靠种地生存,举家抛荒逃难的,一日多过一日。

王守仁这次去九边治丧的同时,也观察了边疆军务和民政情况,发现这才不过短短六七年时间,九边军镇周围的村落和田地就空了不少,长此以往,九边人口越来越少,单靠军镇维持防备,后勤的成本倍增不说,防守的战线拉长,总有疏漏之处,会给外敌以可趁之机。

他这才顾不得与父亲商量,就急急将自己一路见闻写成奏折上书。

可他完全没想过,这开中折色,是本朝内阁最大的“政绩”之一,他如此一来,等于将功绩抹煞不说,还给他们扣上了一顶“举措不当,有碍边防”的帽子,这让内阁大佬们,如何能正视这封奏疏。

王华到的时候,显然已是内阁讨论良久都没有决议之时,一看到他来,连素来脾气好也夸赞过王守仁有状元之才的李东阳,都忍不住向他说道:“德辉有子若此,目光独到,锋芒毕露,灼灼如日之辉,真是连老夫都羡慕啊!”

王华不禁汗颜,“犬子年少气盛,见识浅薄,若是所言不当,还请诸位见谅……”

刘健却摇摇头,眼神复杂地看着他,说道:“王侍郎过谦了,此番请你来,是因为皇上下旨,要以令郎所奏施行……”

“啊?!”

第七十章 一夫一妻独生子(9)

不光是甚为王守仁亲爹的王华有点懵,连带内阁的诸位大佬们也心情十分复杂。

早在战国时期,有甘罗十二为相,在秦汉时期,也有不少天才人物,少年成名,三国时期更是层出不穷,可越是到了后期,这种类似神童或天才少年的人物,就出现的越少,能够在十几二十岁甚至三四十岁正式登上朝堂高位的更是难得一见。

就连今科状元伦文叙,后世的心学大家王守仁,以及未来的状元大明第一才子杨慎等等,都是七八岁就成名,可等他们正式科举入仕,登上朝堂,有真正说话的能力和权利时,最年轻的杨慎也二十三岁,王守仁二十七,伦文叙三十二岁,才不过是六七品的翰林院修撰和刑部主事而已。